《淳化阁帖》是北宋第二位皇帝太宗赵光义在位时组织编集刊印的,是我大天朝历史上第一部大型名家书法集帖,《三希堂法帖》算是子孙辈了。编刻于淳化三年,故名《淳化阁帖》。《淳化阁帖》是流传至今年代最久远的一部丛帖,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圣经”。

1淳化三年,太宗令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摹勒上石于禁内,名《淳化阁帖》。此帖又名《淳化秘阁法帖》,简称《阁帖》,系汇帖,共十卷。

○ 第一卷为历代帝王书,

○ 二、三、四卷为历代名臣书,

○ 第五卷是诸家古法帖,

○ 六、七、八卷为王羲之书,

○ 九、十卷为王献之书。

老赵在《松雪斋文集·阁帖跋》曰:“宋太宗……淳化中,诏翰林侍书王著,以所购书,由三代至唐,厘为十卷,摹刻秘阁。赐宗室、大臣人一本,遇大臣进二府辄墨本赐焉。后乃止不赐,故世尤贵之。”

宋代记录此帖为木板刻,初拓用“澄心堂纸”、“李廷珪墨”,未见此种拓本流传。由于王著识鉴不精,致使法帖真伪杂糅,错乱失序。然”镌集尤为美富”,摹勒逼真,先人书法赖以流传。此帖有“ 法帖之祖 ”之誉,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仁宗庆历年间,宫中意外失火,拓印《淳化阁帖》的枣木原版不幸全部焚毁,因而初期的拓本就显得异常珍贵,被视为宝物,价值连城。2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