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望为著名山水画家,与倪瓒、吴镇、王蒙合称“元四家”。晚年作品追求神采、气韵,将诗、书、画融为一体,不重形似,笔法简练精到,笔意深远苍茫,峰峦浑厚,气势雄秀。作品很多,尚存世的有51件,其中20余件流散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地。其名作《富春山居图》一部分藏浙江省博物馆,一部分藏台湾故宫博物院。黄公望浙江温州平阳人,字子久,著名全真派道士,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晚年结茅庵于圣井山,故又号井西道人。元至元(1335年~1340年)中,浙西廉访徐瑛辟为书吏,被诬入狱,出狱后师事金月岩入全真道。曾住持万寿宫,提点开元宫。后往来松江、杭州等地,卖卜为生。黄公望曾做过小吏,因受累入狱,出狱后隐居江湖,入道教全真派。工书法,善诗词、散曲,颇有成就,50岁后始画山水,师法赵孟頫、董源、巨然、荆浩、关仝、李成等,晚年大变其法,自成一家。
黄公望的绘画在元末明清及近代影响极大,画史将他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 元四家。黄公望的山水画,很多创作于70岁以后,在富春江畔创作的《富春山居图》,长636.9厘米,高33厘米,用水墨技法描绘中国南方富春江一带的秋天景色。在构思时,他跑遍了春江两岸,用六、七年时间才画成,画面表现出秀润淡雅的风貌,气度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