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杭州峰会
书法“欢迎”各国嘉宾友人
举世瞩目的G20杭州峰会开幕以来,每一个细节都吸引着全球人的目光。然,峰会现场的一件事在微信朋友圈疯传,某个会议中心的背景墙悬挂的中国画大跌了画家们的眼镜,具体就不说了……
然而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空管塔台上悬挂的,以中国书法形式书写的不同书体、多国语言的“欢迎”二字,万众瞩目,尽显中国笔墨。同样是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画和中国书法两大传统艺术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
据报道,这是G20倒计时30天的时候《钱江晚报》邀请了8位书家,就“欢迎”二字进行书写创作,以不同的书写、多样的书风展现了汉字和书法的艺术魅力。别出心裁的是,受邀书家不仅以汉字作为书写内容,更以G20各成员国主要通用文字(英文、法文、俄文、日文、韩文、德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等)进行创作,中国古老的书法艺术与他国语言结合,体现出古与今、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碰撞、交流,彰显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精神。
8月15日,这一由G20成员国主要通用文字的“欢迎”组成的书法墙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空管塔台亮相。8位书法家的作品也被制作成文化标语应用到杭州的许多公共场所当中,以迎接参加G20峰会的各国嘉宾和友人。
每个进出机场的各国嘉宾和友人,看到它,都能感受到杭州最诚挚的问候,是代表中国人的欢迎和问候!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沈浩认为,用中国书法写外国人能看懂的内容,也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书写外国文字跟书写汉字完全是两种体验,文字的原生书写工具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不同。以我们的视角出发,用毛笔去体现字母的文字美感,可以说是一种较新的尝试。“首先,用毛笔书写汉字,是借助有弹性的笔头去表现一种书写节奏的变化,通过快慢轻重、提按使转的不同施展,去诠释和表达汉字的艺术结构。在此间,如果对书写内容有所认知,就能更好地传递书写状态和情感。而由字母组成的西方文字,则更强调一种流动感,毛笔丰富的笔意变化在其中就相对弱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