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读溥仪《我的前半生》,开始知道郑孝胥。因为,在书中关东军三个字是出现最多的,其次便是郑孝胥了。他是伪满洲国总理,臭名昭著的汉奸,为旧朋所不耻的罪人。 但在与书画界老先生接触时,经常听他们谈起郑孝胥,似乎其书法很了得。

1行书书札

上世纪九十年代,年轻时读溥仪《我的前半生》,开始知道郑孝胥。因为,在书中“关东军”三个字是出现最多的,其次便是“郑孝胥”了。他是伪满洲国总理,臭名昭著的汉奸,为旧朋所不耻的罪人。

2但在与书画界老先生接触时,经常听他们谈起郑孝胥,似乎其书法很了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吉林市第一次举办书画拍卖会,有一件六尺大对联署名是郑孝胥。

3看着蛮有气势,举牌买下,然后乐颠颠拿着去江南华山路小区金老意庵先生寓所。金老打开看了看,转身去书房取出一轴,那是一幅郑孝胥对联的下联。

4金老说:“以前有过几幅,文革时都被抄了,这对联也没了上联,就剩这半阕了。”金老没评价我那幅对联,可那神情和语气分明告诉我,我第一次涉猎老字画便“打眼”了。

5多年后石开先生告诉我,他与金老第一次见面,金老知道他是闽人,就曾谈到郑孝胥。石开先生在为我写的“金意庵先生轶事”中写道:

6行书立轴 126x61cm 北京海王村画廊收藏

我略知道伪满的历史,几次引出话题,先生总王顾左右不言语。后来他似乎也觉不好意思,突然笑着轻声说:“我见过你的乡人郑孝胥,是某年春节,我当时年纪还小。

7他从袖子里掏摸出一颗鲜红的橘子给我,说这是福州的橘。”金先生说的福橘我当然很熟悉,早年也尝过,想不到郑孝胥送小王公的礼是这个,而且只有一颗。

8近年我离乡北居,没有了福橘的消息,也不知道它安然否?但如今我每每想到它,就同时想起金先生当时的表情,还有那位集败笔之大成的送橘人。

9我理解石开先生所说的“集败笔之大成”,并不是指郑孝胥的书法,而应该是他晚年的污点。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