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 髡残 行脚风雨图

【作品赏析】

髡残,俗姓刘,号石溪,又号白秃,电住道人等,湖南醴陵人。与八大、石涛、弘仁并称“四僧”。

髡残山水受董其昌影响,取法于黄公望、王蒙,但旨在表现“吾之天游”,布境多山重水复,层次深远,笔墨苍茫厚重。

髡残少时读经,事举子业,同时喜好书画和佛学。明朝灭亡时,他已三十岁。清兵入关南下,他奋起参加反抗,血战沙场,失败后开始隐居。尔后,便割去万根烦恼丝,出家做了和尚。为僧后,云游四处,向高僧们参究禅学。

髡残的画以老辣、苍健见胜。程正揆有语云:“间作书画自娱,深得元人大家之旨,生辣幽雅,直逼古风。”《国朝画征录》评他的画:“奥境奇辟,缅邈幽深,引人入胜。笔墨高古,设色清湛,诚元人之胜概也。此种笔法,不见于世久矣。”

髡残得力最多的是王蒙,其次是黄公望和沈周。他的画构图奇特,意境深幽,和他广师造化有关。当然,他的风格形成最关键的还是来自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髡残作为一个明末遗民,内心充满了对一个朝代逝去的无奈和欲与新世界抗争的血气。

《行脚风雨图》轴是髡残苍辣作品之典型。画中山峦起伏,重复层叠,远近分明,云壑幽深,一条山路自下而上,蜿蜒曲折,路旁房屋院落,历历可数,这种画法在明代已不可多见。似元代王蒙的构图法,其用笔之法也颇似王蒙,然只是用笔的大概方法似王蒙,精神状态则有异。用干枯而松毛的笔法分披、勾点,轻重缓速,洒脱多变。墨色浓重沉着,层次丰富,显得异常苍浑老辣。

丁未年髡残五十六岁,回首往事,感慨世事变迁,人间坎坷,唯有寄寓于书画之中。画中一老僧拄杖于山道之中,眺望远山,山高云阔,恐怕是髡残的自我写照。人生渺茫,一条山道由过去而来,通向云谷深处,也通向漫漫浓云的无尽禅意。由是,有诗云:“即忆崎岖风雨里,一条拄杖更谁同。”此长款颇多自我感慨和禅意的诘问。

此画由吴湖帆题签条。谢稚柳于裱边题道:“视其画,笔醇朴天成,尤推晚期之妙制,殊难得也。”可见谢稚柳先生对自己收藏的这件《行脚风雨图》的推重。

后人把石溪和石涛并称为“二石”。“二石”又与八大渐江并称“四僧”。石溪画较其他三僧以苍辣取胜。“四僧”中他的画存世最少,历来为世人所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