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衡山、停云,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显,父文林曾任温州永嘉知县。自幼习经籍诗文,喜爱书画,文师吴宽,书法学李应祯,绘画宗沈周,兼有李唐、吴仲圭、赵孟頫、黄公望笔法。少时即享才名,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画山水、人物、花卉都极出色。画风细致温雅,笔墨精锐,气韵神采,独步一时。子女皆善书画,门人杰出者甚众,形成“吴门派”中坚。绘画上与沈周共创“吴派”,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书法上与祝允明、王宠并誉为“吴中三家”。
明 文徵明 蕉石鸣琴图 纸本墨笔 84×27.2cm 无锡博物馆藏
很难说《蕉石鸣琴图》是一幅书法还是一幅画,究竟是为画题款还是为书法配画。因为整幅画三分之二的版面由二千余字的小楷书《琴赋》占据,可谓是字字珠玑,一气呵成,不得不由人拍案叫绝。小楷原本就是文征明足以震古烁今的独门绝技,史载文征明目力和控笔能力极佳,80多岁时还能十分流利地书写蝇头小楷竟日不倦。
此画在清代李利津同治年间出版的《书画鉴影》中曾有著录。卷二十一中关于此图有如下描述:纸本高三尺七寸,宽一尺一寸九分,上段题琴赋,下段画一人席地趺坐,后依蕉石。亦陈寿卿藏。并抄录琴赋的首尾两句和文氏註释,嘉靖戊子三月廿又六日文征明识。押尾朱文联珠方印征明。后归天津濠园徐氏,1950年代初为江南陶氏购藏。
画的上方有小楷书《琴赋》并提到“杨君季静能琴,吴中士友甚雅爱之,故多赋诗歌为赠……”唐寅的《南游图卷》(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藏)、《琴士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文伯仁《杨季静小像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都是为杨氏所作,各卷后题跋累累,证实了文徵明所云“吴中士友甚雅爱之,故多赋诗歌为赠”。台湾江兆申所作《双溪读画随笔·读画劄记之三(吴派画家笔下的杨季静)》对上述三件作品有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