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若从战国帛画算起,已有两千余年历史;但若论真正发展起来并形成体系,还要从魏晋开始说起。众所周知,魏晋是个“新道学”盛行的特殊年代,那时的士大夫们“口尚玄虚而忘乎形骸”,重形而上之道,轻形而下之器。这种重“心”略“物”的哲学思想,体现在绘画上就决定了中国画的“写意”特征。以顾恺之为代表的东晋画家,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论点为中国画的“意象”发展奠定了基础。南北朝是我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画风在继承魏晋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绘画理论家谢赫,在他的《古画品录》中提出了中国绘画上“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的“六法”品鉴,成为后世画家、批评家、鉴赏家们所遵循的原则。而宫廷画家陆探微更是把东汉张芝的草书体运用到绘画上,为后来的“写意”审美作了有益的探索。时至唐代,绘画的笔墨“意象”有了进一步发展。大画家吴道子突破前人工细密描、重彩积染的画风,在用线上追求遒劲雄壮、飞扬流动的质感,在用色上崇尚“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缣素”的味道,创造了淡彩及白描的新形式。大诗人、书画家王维以笔墨画山水,使“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开创了我国笔墨山水画的先河。到了宋代,张璪在《绘境》中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他又提出独立、深邃的“三远法”理论。苏东坡则以朱砂色画竹。有人不解地问:“世上安有红竹哉?”东坡反问道:“世上岂有墨竹哉?”苏东坡的巧妙回答,正说明了中国画的本质特征——“意象”。米芾也把“意象”运用到自己的山水画中,以卧笔中锋笔笔叠加的大混点替代江南一带的山石之皴,创造了独特的“米家山水”。

如果说,“意象”在宋以前的中国画中还不够突出、成熟的话,那么,至元代则达到了一个巅峰,它开启了中国水墨写意文人画的新天地。中国画的颜色主要是红、黄、蓝、白、黑五种,黑色又是这五种颜色的核心,而水墨是表现黑色的最佳颜料,所以备受文人画家们的重视与青睐。元代的水墨将物质材料减到最低,运用单纯的水墨来表现主题,“不求形似,聊以自娱”。从“元四家”“知其白而守其黑”的水墨山水画中,就不难看出文人画家们“画者,文之极也”的主旨思想。此时的作品,写意特征更加突出。为此,赵孟頫有诗赞曰:“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诗中,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书画同源”的观点,为后来明清时代的引书入画、以写入画指明了方向。

明代中期以沈周为代表的“明四家”,提出了以情取景、借景抒情的绘画理念,从而突出了中国画的“写意”意味。明代后期,董其昌在其《画禅室随笔》中创造性地提出“南北宗论”,以禅宗理论引入绘画,把禅与绘画相结合,强调绘画的思想性和随意性。尤为难得的是,徐渭为了抒发心中郁积已久的愤懑和不平,以泼墨大写意手法进行创作,首开我国绘画史上泼墨大写意画法的先河。7

和徐渭一样,清代初期,八大山人也以水墨大写意抒写心中的勃郁之气,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用笔更简练,用墨更简约,把水墨大写意绘画风格推向高潮,使之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清代中期,以郑板桥为代表的“扬州八怪”,以梅兰竹菊“四君子”等为取材对象,以简练的笔墨“托物言志”,抒写文人的清高与雅洁。清代后期,赵之谦、虚谷、蒲华、任伯年、吴昌硕等在绘画中强调线条意识和线条作用。尤其是赵之谦、吴昌硕,以极其高深的书法修养作写意花鸟,并注入浓浓的“金石气”,使作品更具有写意精神与韵味,在绘画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近代以来,以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为代表的国画大师,继承写意精神,创新发展思路,在“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以不似之似为真似”和“不同才是艺术”的主旨下进行写生、创作,终于成为一代宗师和集大成者。

由此可见,“意象”几乎贯穿于中国画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它不同于西方的油画和素描,只注重写实和光的明暗作用,不注意“留白”和虚实相生的原理。它一开始就讲究“意”,“立象以尽意”。“意”的暗示和表达,说明画中有画,画外还有画,画有尽而意是无穷的。

中国画为什么注重“意象”?我以为有以下几点原因。一跟传统教育有关。由于我们长期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因而在待人处事上恪守“中庸之道”,在艺术创作上遵循“中和之美”的法则。二跟哲学理念有关。潘天寿说:“东方绘画之基础,在哲学。”《周易》和老庄哲学是我们自古以来所遵循的哲学观。《易经》里讲的阴阳调和、太极双鱼所衍生的宇宙观和老子“大象无形,顺其自然”、庄子“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世界观,深深沁入中国人心里。三跟宗教信仰有关。千百年来,我们信奉“法性本净”“即心是佛”的佛教理念,天地万物皆与我心相融,在艺术上追求妙悟自然的禅意精神。四跟德行品藻有关。《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知识分子历来以君子为理想,以德为先,内外兼修,具有“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胸襟和气度。五跟诗文有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若不读书就没有诗文涵养,眼界必然不高;眼界不高,作品的气韵就不高;气韵不高,作品自然就不会生动。另外,中国画创作需要题诗撰文,否则就会显得不完整。六跟书法有关。书画同源,中国画离不开书法——不仅需要书法题款,而且需要借助书法的笔力。中国画是由无数线条构成的,是线条的艺术。因此,没有书法作支撑的中国画是行不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画家也是书法家。七跟性格有关。中国人的性格本质上是不善张扬、含而不露的。这种含蓄、内敛的性格在艺术创作上表现出来的气质和风格必然是“意象”的,而不是“真象”的。所以,明代王廷相在论及中国画时说:“言征实则寡余味也,情直致则难动物也,故示以意象……”这就是中国画的本质特点,也是其有别于西洋画的根本之所在。

苏东坡说:“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就是使物心化,做到客观主观化,使之达到高度的和谐与统一;留意于物,就是为物所役,把精力放在对客观事物的刻画上,做自然物象的奴隶。前者是可取的,值得提倡;而后者呢?则应该避免和加以摒弃。恽寿平所说“千树万树无一笔是树,千山万山无一笔是山,千笔万笔无一笔是笔”,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因此,郑板桥说:“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这段话说明了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主客观关系的转变过程,生动地阐述了中国画“意象”美形成的根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