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又豫章,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黄庭坚出身书香门第,年少时聪颖过人,其父黄庶曾任大中大夫、大理寺丞、康州太守,也是位诗人,母李氏封安康郡太君。家学熏陶、秉性天赋、礼仪奉孝、广学博纳,是黄庭坚成为一代英贤的先决条件。苏东坡曾赞誉黄庭坚“瑰伟文章,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黄庭坚进士及第,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

此件黄庭坚《致立之承奉帖》为纸本,纵27.1厘米,横43.1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黄庭坚对“二王”书有着很深的追摹体验,有一首赞颂杨凝式的诗可以说明他对《兰亭序》习练体会之深:“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所以我们可以将《致立之承奉帖》和《兰亭序》进行一个浅显的对比:二者都是在外在条件不充分或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仓促而就的;稍微不同的是,《兰亭序》是王羲之在半醉状态下匆匆写就的对人生的顿悟,而《致立之承奉帖》是黄庭坚在有客人来访时匆匆就手的一封信函。

《致立之承奉帖》看起来很随意。这个“随意”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普通的答谢函,没有任何心理压力,“所送纸太高,但可书大字,若欲小行书,须得矮纸乃佳”。另一层意思就是“适有宾客,奉答草率”,一封信函前后两个顿首,可谓礼道,这便使行文完整。虽则仓促,但是因为没有了刻意作书的设计安排,更显得自然天成,别有意韵。

1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山谷师《瘗鹤铭》有一个误会,即他把《瘗鹤铭》看作右军所书,且深信不疑,故而倾力揣摩师习。不过也算是歪打正着,这倒促进了黄庭坚长枪大戟、绵劲迟涩书风的形成。黄氏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如此帖首句中的“辱”字、末句中的“奉”字。

黄庭坚曾有一段书学告白:“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他还说:“观长年荡桨,群丁拨棹,乃觉少进,喜之所得,辄得用笔。”由此可见,黄庭坚力求脱俗,这种取向主要源于他的思想积淀。

在以儒家思想为导向的政治环境中,想做一个自由无极的道家高士,想必一定是四面楚歌。之所以苏东坡的官越做越小,越做离京越远,就因为他的思想与皇家的统治政略欠附和。还好黄庭坚非行政主官,一生均为文章事,所以没像苏东坡那样一贬再贬,然而黄庭坚那种一味摆脱束缚、争取自由洒脱的精神气象从他的书法里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