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苏东坡用自己超凡的人格魅力影响了周围一大批文化精英,还影响了以后的传统文人知识分子。当时在苏东坡周围聚集了一大批文艺精英,最有名气的就是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四人,被称为“苏门四学士”。李之仪是追随苏东坡时间最长,并且做人作文都深受苏东坡影响的人,虽然没有“苏门四学士”的名气大,但也不是轻易甘心拜倒在别人脚下的人。在宋代,文人受到的待遇非常优厚,养成了自尊自优的性格,在文艺创作中的体现就是敢于创新。李之仪长期跟随苏东坡,书法也深受苏东坡的影响,书风基调与苏东坡相像,但又不是死守苏法,而是有所变化。这从他的传世墨迹《别纸帖》不难看出。

1《别纸帖》,行书,共13行,每行字数不等,共147字。纸本,纵31.2厘米,横42.1厘米,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件作品初看有苏东坡的厚实,同时给人的感觉有些紧密,并带有一些洒脱的特点,有种精神外显的味道。这是因为李之仪的用笔较为灵动,特别擅长发挥笔锋的细腻性,将非常纤细的笔法都外现在纸面上,显得轻盈飞动。由于有苏东坡笔意为基础,这种轻盈飘逸才不会变得轻佻尖刻。李之仪的结构比较内敛,有唐人结构的影响在。另外整体有点扁势,字与字之间的形态变化比较微妙,少有大开大合的对比,显得行气线比较平,这在第二行和第三行中体现得最明显。总的来看,这件作品虽然写得率意悠闲,但在整体气局方面很有北宋初期李建中书法的感觉。李之仪的书法用笔弹跳性较好。在书法创作时,如果解决不好中锋用笔的问题,就非常容易在猛烈按笔后快速提笔转化时把线条写得单薄尖刻,加上圆笔多、方笔少,就更容易在线条质感方面大打折扣。所以,在提笔转换书写细线条时,要多用圆转之法,借鉴篆书的用笔特点,才能够把细细的线条写得圆润厚实,再配合露锋起收的方法,就会出现李之仪书法的效果:厚重中蕴有灵动,并且没有滞重和轻浮的感觉。这样的作品在书写速度方面很容易让人误以为笔速飞快,其实越是这样越要掌握好书写节奏,不快不慢,悠然自得,胸有成竹,作品才耐人寻味。

李之仪也有些书论流传下来,他论书重“气韵”,是一个“神采论”者。南齐的书论家王僧虔曾说:“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就是强调书法既重形,更重神。在评价五代书法家杨凝式时,李之仪说:“凡书精神为上,结密次之,位置又次之。杨少师度越前古,而一主于精神。柳诚悬、徐季海纤悉皆本规矩而不自展拓,故精神有所不足。或谓作字正如习马,步骤驰骋,各有先后,一失其节,御者自愧。至其奔轶绝尘,则乃能见其材。”柳诚悬是柳公权,徐季海是徐浩,两人都是唐代以楷书擅长的书家,只是他们的楷书中规中矩,缺少潇洒奔放的意趣,在精神上有所缺欠。而杨凝式能够超越规矩而深得晋人风神,所以神采殊胜。不过,李之仪虽然非常强调神采的重要性,但他也没有忽视循序渐进的勤奋学习:“作字为文,初必谨严,于时造语须有所出,行笔须有所自,往往涉前人辙迹,则为可喜。久之,语以不蹈袭为工,字则纵横皆中程度,故能名家传世,自成标准。”学书的过程就是由形入手(涉前人辙迹),渐渐入神,舍形得神(纵横皆中程度)。我们如果过分强调“意临”和个性精神而忽略基础,就会南辕北辙了。最后,我们用李之仪的作品来印证他的言论。他的这件作品并没有死学苏东坡,他知道中国书法艺术的本质在于抒写书家的情感,所以在点画线条之外追求书写性,一种率意轻松的文人书写性,而不是拘泥于具体的点画形态。只是让我们稍感遗憾的是,此作整体有些局促琐碎。

李之仪(1038-1117),字端叔,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沧州无棣(今山东庆云县)人。元丰进士。以诗文著称,他是北宋“苏门”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追随苏东坡最久,并与黄庭坚等人关系莫逆,互有诗文唱和。东坡官定州时,辟其为勾管机宜文字。哲宗元祐初他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符二年(1099年)监内香药库,因其曾入东坡幕府,遭御史弹劾而停职。宋徽宗熙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政和七年(1117年)除朝请大夫,卒年八十。善书,尤工尺牍。有《姑溪居士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