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寅 王守仁《山静日长图-书法册》

作者:王守仁 唐寅

尺寸不一

著录:

1.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卷三,《中国书画全书》第七册770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出版。

2.清·安岐《墨缘汇观》名画卷上,《中国书画全书》第十册387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出版。

3.《唐寅绘画》40-41页,图3、4,Anne de Coursey Clapp,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

鉴赏印:补庵居士、剑光阁、锡山华氏补庵家藏印、仪周珍藏、嘉兴钱氏子密考定书画珍藏之章、汪氏惕予鉴赏之印、沈仲礼家藏、沈敦和收藏金石书画、仲礼藏真、仲礼经眼、敦和眼福、敦和、沈、远蒂横阮,一半印不辨

2 3此册是极为难得的艺术家与思想家合璧。从生卒年月看,唐寅与王阳明同时,尽管王阳明从水平上说亦堪与任何书法大家媲美,但他与唐寅毕竟不在同一个领域,能够在作品是发生交集当属难能可贵。

唐寅(1470-1524),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三十岁时进京会试,涉会试泄题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后游历名山大川,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早年随沈周、周臣学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4 13 12 11 10 9 8 7 6 5141918171615王守仁(1472—1529)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王守仁是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王守仁在书法作品以行草为主。王守仁将心学融入书法,丰富了中国的书法理论。朱彝尊谓其“诗笔清婉,书法尤通神,足为临池之模范。”

后纸沈敦和题:唐子畏画法超妙,独绝千古。而《山静日长图册》系绘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语,尤为其生平得意之作。《庚子销夏记》称其在剑光阁凡三阅月始成,布格幽奇,笔细于发。图中人物面目似豆,而神采奕奕,顾盼如生,真极绘事之能。益以阳明先生之题字,铁画银钩,戛戛独造,璧合珠联,洵堪宝贵。旧藏嘉禾钱子密尚书家,旋遭回禄,而此册乃如鲁灵光巍然独存,殆若有鬼神呵护之者。然册之四周已稍稍残毁,而华氏诸跋则付诸劫灰矣。逊清庚子(1900)之乱,为联军所得,张燕谋侍郎以千金购得之,珍逾璆璧,未尝轻一示人。适余于壬寅(1902)秋,解冀宁道篆,移督开平煤矿与侍郎共事,因出审定。爱不忍释,钤有“敦和眼福”,“仲礼经眼”诸印章,聊志鸿爪。客岁,侍郎归道山,遂以归余,殆佛氏所谓因缘者非欤,爰濡笔志之如此。乙卯 (1915) 仲春月,沈敦和识于沪渎退思斋。钤印:沈、与贺知章同里、四明沈敦和印信长寿、仲礼父字默庵行二。

说明:

1.华夏,生卒年不详,明成化至嘉靖间。字中甫,号补庵、东沙子,江苏无锡人。家有剑光阁,藏古今名迹甚富。文徵明、唐寅皆其密友。

2.钱子密(1824-1902),即钱应溥,字子密,号葆真老人,浙江嘉兴人。道光己酉(1849)拔贡,参加朝考得一等,为七品京官,分吏部,直军机。1896年,迁左都御史,转工部尚书。二十五年(1899)应病告归。谥“恭勤”。

3.张燕谋(1846-1913),名翼,字燕谋,后以字行,直隶通州人。原为醇亲王奕譞侍从。后历任清江苏候补道、直隶矿务督办、热河矿务督办、工部侍郎、开平矿务局总办、路矿大臣等职。

他还是文物收藏家。今天津博物馆许多赫赫名件均为其旧藏。如范宽的《寒林雪景图》。

4.沈敦和(1866-1920),字仲礼,浙江宁波人。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专攻政法,回国后,曾任金陵同文馆教习,江南小师学堂提调、吴淞自强军营机处总办、上海四明公所董事、上海总商会理事等职。光绪三十年(1904)正月,发起成立上海万国红十字会,被推举为中方办事总董,为中国红十字会的缔造者。

5.汪惕予(1869-1941),原名志学,字自新,绩溪八都余川人。1876年,随父在沪从师习经,后随奉贤名医夏景垣习医,1897年,开始在沪悬壶济世。1899年赴日本习西医,1903年,返沪行医。1904年创办自新医科学校及附属医院,开始了医学教育与中西医结合的医疗工作,又发行《医学世》月刊。晚年,先在上海静安寺营造“余村花园”,又在杭州西湖建“汪庄”,搜集古董,珍藏文物,吟诗作画,制琴抚琴。

6.《墨缘汇观》载曰:“后绢华补庵跋云‘中秋凉霁,偶邀唐子畏先生过剑光阁玩月,诗酒盘桓将浃旬。案上适有雨露山静日长一则,因请子畏约略其景为十二幅,寄兴点染,三阅月始毕。而王伯安先生来访山庄,一见叹赏,乃复怂恿伯安为书文,竟蒙慨许,即归舟中书寄作竟日,喜急装潢成帙,时出把玩。夫子畏得辋川之奥妙,而伯安行书磊珂有奇气,况二公人品才地皆天下士也。一旦得成合璧,岂非子孙世世什袭之宝耶!是岁嘉平月十日。补庵居士识’。”而在此册中已被删去。

7.《佳士得纽约1989年-中国重要古画拍卖会》第1号。

题识:

第一开:钤印:唐寅私印、唐子畏图书

对题:唐子西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鲜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

第二开:无钤印。

对题: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钤印:伯安、阳明山人

第三开:无钤印。

对题: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钤印:伯安、阳明山人

第四开:钤印:唐寅私印

对题: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麋犊共偃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钤印:伯安、阳明山人

第五开:钤印:唐寅私印、唐伯虎

对题:既归,竹窗下,则山妻稚子,作笋蕨,供麦饭,欣然一饱。钤印:伯安、阳明山人

第六开:钤印:唐子畏

对题:弄笔窗间,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钤印:伯安、阳明山人

第七开:钤印:唐寅私印

对题: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

钤印:伯安、阳明山人

第八开:钤印:唐寅私印

对题:出步溪上,邂逅园翁溪友,问桑麻,说秔稻,量晴较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一晌。钤印:伯安、阳明山人

第九开:钤印:唐寅私印、唐子畏图书

对题: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刻,恍可人目。钤印:伯安、阳明山人

第十开:钤印:唐子畏、唐寅私印

对题:牛背笛声,两两来归,而月印前溪矣。钤印:伯安、阳明山人

第十一开:无钤印。

对题:味子西此句可谓妙绝,人能真知此妙。钤印:伯安、阳明山人

第十二开:题识:吴郡唐寅图于剑光阁。钤印:唐子畏、唐寅之印

对题:则东坡所谓“无事此静坐,一日如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 百四十。”所得不已多乎。正德己卯 (1519) 冬日,阳明山人王守仁书。钤印:伯安、阳明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