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1854—1921),初名传初,曾改名宗光,字又陵,又字畿道,福建侯官(今闽侯)人。中国近代著名资本主义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和翻译家。

严复7岁开始上学,11岁起拜本省宿儒黄宗彝为师。不幸的是,严复14岁时父亲去世,家中断了经济来源,只好由母亲陈氏支撑门户。从此严复再也无力从师,母子二人只好茕茕相对,在织机前燃灯课读。恰在这时,船政大臣沈葆桢(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女婿)在附近的马江创办海军船政学堂,严复前往应试,试题为《大孝终身慕父母论》。当时严复刚刚丧父,沉痛至极,见此题目,遂振笔疾书,成数百言以进,沈葆桢读后大为赞赏。名列第一,翌年入堂肄业。卒业大考时,严复又名列第一。

1严复是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毕业生,1877年留学英国格林尼次海军学院。归国后,历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总办,京师大学堂编译局总办,复旦公学校长,京师大学堂总监督。1912年5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令改京师大学堂为北京大学,严复为首任校长。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后,清朝士林风气大变,思想界西风劲吹,严复发表《论世变之亟》《辟韩》《原强》《救亡决论》等文章,反对顽固保守,主张变法,呼吁大行西学。严复所译《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号召国人救亡图存。戊戌变法后,他先后译《原富》《群学肄言》《法意》《穆勒名学》等论著,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成为一代启蒙大师。毛泽东赞誉他为“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之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2严复的书法是学者之书,结藻清英、超脱畦町,具有恂恂儒雅的书卷气,富于强烈的理性色彩。其小字宗晋唐,时楷时行,应规入矩,却不为绳约,深得颜真卿《小字本麻姑仙坛记》及《黄庭经》遗绪。行草书主要取法二王、颜真卿及苏东坡,于《兰亭序》《怀仁集圣教序》《寒食帖》等心追手摹。为避免学王不善,“流入轻隽,则近俗”,他有意识地融入了章草的笔法,点画肥重,尤似颜真卿与苏东坡。笔势收敛多于舒张,含蓄多于直露,笔短意长,风味隽永,起始处喜出锋芒,即使是逆入存锋之起笔也稍具锋芒,劲拔清越、神采焕发。结体承袭二王、颜苏,火候纯熟,一因字形,随势生发,自然而然地实现了丰富微妙的变化。章法布局强调字形大小、宽窄、长短、斜正的对比,上下避让,左右顾盼,处处周密。虽字字独立,少作牵连,仍一气贯注,痛痒相关,疏朗而不松散。《中国美术家大辞典》评其字“风神飘萧,力入纸而气凌虚”。

严复虽不以书法名世,但他的墨迹大都斐然可观,向为国人所推崇,近些年尤为人们所关注。2003年12月其行书七言联(128厘米×30厘米)上拍于上海国拍,估价人民币1万元至1.2万元,成交价2.31万元。(附图为严复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