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书》的第二种写法却与第一种完全不同,而有着草率的、字势右斜的特点,可称之为西汉初简牍中的“草体”。其特点是:

(1)分解拆散字结构,笔画短促化、点化。例如,“之”字作三笔(其中两点笔),“子”字作四笔(其中两点笔),“少”字作三笔(其中两点连为一笔),“者”字的“日”部作三短横(或三点)加一弧笔等等,这类写法在草写中日益强化、变异,一些写法或笔画、部首等成为后来草书的基础。

(2)大量右弧形笔“”,该线段处主导地位,出现在绝大部分单字中,有的一个字内就有多处这样的弧笔。这种右弓形弧笔曾在秦简中大量出现,在西汉草率书写中它就更多了。秦汉之交,古隶分书化与潦草化,在字的构形取向上似乎截然相反,前者趋向平直方正,后者却在打破这种平直方正,而以大量的“”形弧笔进行约省、快写。两种构形趋向代表正、草不同的发展理路。

1虎溪山汉简《日书》两种字迹

这部分《日书》大量夸张的弧笔令大部分字右向倾斜,其他诸多笔画也常常左高右低,这种字态的统一使纵向连贯感得以加强。

虎溪山《日书》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用锋、笔法的丰富变化。这里说的“笔法”不全同于魏晋时代的笔法,而仅指点线笔触的形态及表现方式。虎溪山《日书》虽含有不止一种写法,但一个共同特点是,充分发挥毛笔软毫特点,较多使用提顿笔(当然并非后来今楷、行书之提按概念)。《日书》用笔用锋的丰富性引发以下点线效果:

(1)短横画起笔重收笔轻,形成钉形或三棱形态——这在汉初很普遍。

(2)由于用笔轻重不一,形成一些波势笔,向左右伸展,其中右向的重顿波脚最为醒目,有的长横含一波三折之势,乃调锋压提的结果。

(3)单独笔画中也常有粗细变化。例如竖直笔中含着用锋力度变化,如“事”“身”“来”“干”等字的竖画,上细下粗收笔出锋,近于“悬针竖”的样子。举两个结构简单、笔画少的例字——“支”与“干”:“支”字上两笔的右笔顿笔似“反点”,下面柳叶形的粗重捺笔展示了首尾轻、中段重的笔法;“干”字上横两端重粗、中段轻细,两端有调锋回锋动作,该横笔并非简单地一拖而过,也不像篆书那样匀齐,而显得有些复杂,中部主横笔粗且显波磔体势,可算是较标准的汉隶横画,其中亦蕴藏了用锋变化,竖笔则仿佛今楷书“悬针竖”。

一般认为先秦篆体笔法单调,其实这主要表现于篆书正体上,在潦草一些的手书体里,毛笔锋毫因素还是能够发挥出来。如西周初期洛阳北窑的“伯懋父”“史氏戈”、春秋战国之交的三晋盟书、曾侯乙墓竹简等朱墨书迹,给出了先秦手书体几种富于变化的用笔样式。

虎溪山《日书》笔画形态、用锋技法的丰富性颇引人思考。在战国——秦——西汉初持续的隶变过程中,由篆而古隶而汉隶,解散篆构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发掘毛笔的锋毫功能,这其实也是助推隶书、楷书笔画成型的一种动力。另一方面,许多新写法的生成还来自实用速写的帮助,灵巧的用笔或新式笔画在某种程度上是草率书写带来的,如上述《日书》中各种点线变化,如果在工谨的书写中可能不明显甚至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