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先生在《中国文脉》一书中有一篇文章专论曹氏家族的文学成就,叫《那一家》。余先生用一种轻松朴实的文风把对曹氏父子最热烈最浓厚的人文关怀述说得淋漓尽致。的确,中国汉魏之际的文学天下是曹家的,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成就了一份文学一统的霸业。而在北宋时期,西南的巴蜀大地上也出现了这样一家:苏家。与曹家两代不同的是,苏家三代俱有文名:苏洵、苏轼、苏辙和苏轼之子苏迈、苏过。其中,前三位同入“唐宋八大家”之列,足见这一家的文学实力。而最为人称道的是苏轼,他已经成为宋代以及此后千余年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杰出代表。在其周围总是聚集着大批文学艺术精英,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三苏”文学上的成就自不必赘言,苏辙也不逊色,但与其兄长一比,就差了。我所看重的是在因诗文获罪而人生颠沛流离的旅途上,兄弟两人的深厚情谊。在那个时代,文人的命运犹如飞蓬,如果再摊上点文字狱,亲朋好友唯恐避之不及。四周被寂寞、痛苦牢牢围逼之时,找个知音倾诉一番无疑是一种莫大的奢求。就在苏轼经历着这一切之时,弟弟苏辙不仅解决了兄长的后顾之忧,而且经常以诗文安慰兄长的心灵,陪着兄长度过人生中最凶险无常的历程。我们几乎可以倒背如流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苏轼在密州任上,中秋节为怀念与自己七年未团聚的弟弟苏辙所作的,可见同胞情谊之重。

之前我们已经对苏轼和苏过的书法作过专门介绍赏析,现在我们来赏析一下苏轼胞弟——苏辙的书法。

1苏辙《致定国承议使君尺牍》

在赏析苏过的书法时,我曾提到“家范”的重要性。家族书法传授是古代书法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自苏轼开创出“苏体”风貌后,便对本家及弟子产生了影响。苏体特征基本为:偃卧运笔,用笔以按为主,提按交替运用而对比明显,点画肥厚扁阔;结体左低右高,斜画紧结;章法茂密中透露着空灵。我们粗看苏家成员的书法风貌,大抵不出于此,但也有差别。苏轼子苏过毕竟是后辈,作书严谨工整,失于飞动;苏轼弟苏辙,运笔如飞,率性而书,失于端庄雍容。试看苏辙这件《致定国承议使君尺牍》,行书纸本,凡五行,每行字数不一,共32字。纵25.3厘米,横14.9厘米,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全帖说的是雪景甚美,自己独酌无趣,欲招饮定国承议使君。定国承议使君者,王巩也。巩字定国,北宋著名诗人、画家,莘县(今属山东)人,北宋名相王旦之孙,官位不高。王巩与苏轼友善。苏轼“乌台诗案”牵连者众多,其中遭贬谪责罚最重的是王巩。因此苏轼兄弟对王巩多有愧疚,相互之间书信往来频繁。苏辙此帖用笔运用苏家“家范”,以偃卧为主,提按对比鲜明,点画厚重。不过,苏辙用笔多顺锋,直接抢入,致使点画起端和收端多露尖刻之状,如一些字的横、竖和撇的起笔之处。另外,苏辙在处理提按笔法时失于草率,由极重到极轻之间的笔法过渡不好,细者有纤弱之弊。苏辙运笔速度要比苏轼快,笔速过快,点画中段质感就容易浮滑,例如帖中“可”“喜”“宴”“书”等字的横画、“之”字的撇画等都有此弊。同时,笔速过快,笔的下按幅度就不会很大,因为重按笔必然导致笔速减慢。所以比之兄长,苏辙的字就有点清瘦劲健了。台北《故宫书画录》卷三辑录前人所评曰:“子由性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淡泊,似其为人。书法瘦劲可喜。反覆(复)观之,当是提笔甚急而腕着纸,故少雍容耳。”此确是允当之评。结体耸峭过之,少有端庄之态,与他写给王巩的其他几件传世信札如《见访帖》《晚来帖》《晴暖帖》《春寒帖》等如出一辙。

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嘉祐二年(1057年)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第。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后历任陈州教授、南京判官等职。哲宗朝,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再为右司谏,历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后因忤上落职汝州。徽宗朝又被降职许州,旋即致仕。政和二年(1112年)卒,年七十四。追谥文定。生平学问诗文力追父兄。亦擅书,瘦劲可喜,潇洒自如。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