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茅屋的画法
用芦苇、稻草等遮盖屋顶的简陋房子,即茅屋。茅屋形制较为简单,在山水画中有单独一间出现的,也有几间或成片出现的,适合点缀村野隐逸的风光,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点景屋宇。以下是几种较为常见的茅屋绘画形式。
1.一间茅屋式
一间茅屋式的表现方式,有正面画法和侧面画法两种。一间单独的茅屋虽看似单薄,但多有依靠,或树或石,掩映生姿。图一为明代唐寅在《山水图》中以一间茅屋式手法描绘的点景屋宇。此屋宇前有古松掩映,使画面丰富生动,表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
2.两间平置式
两间平置式即通过将两间茅屋平行排列的方式来描绘屋宇。运用此法时要注意茅屋间前后掩映的关系。茅屋的房脊应是平行的。
3.两间斜置式
两间斜置式就是将两间茅屋以一正一斜的方式进行描绘。画时要注意一间以正面进行呈现,另一间则与其斜靠,使两间茅屋构成一个合理的角度。图二为元代王蒙在《溪山高逸图》中描绘的茅屋。画家以两间斜置式对茅屋进行表现:一间以正面示人,厅堂中抚琴的文人和站在一旁的童子清晰可见:另一间以斜侧的方式隐于树丛间。画面中的屋宇和人物表现出归隐的高逸情致。
4.村庄茅屋式
村庄茅屋式的表现方法是在前三种形式的基础上形成的。村庄中的茅屋或单独出现、或两间平行、或两间斜置,以此构成一组茅屋,使村庄显得高高低低,错落有致。
5.两正一侧屋堂式
运用两正一侧屋堂式的具体方法:正面两间堂屋平行排列,侧面茅屋的屋脊与其垂直排列。但在具体实践中,画者不必严格拘泥于此法,应依据画面需要进行陈设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