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墙屋正面式
墙屋正面式以大堂屋宇为正面,其他屋宇顺势排列,外加侧面围墙,构成一组紧凑的民居小院场景。图一为五代荆浩在《匡庐图》中绘制的墙屋。画面中的屋宇被篱笆环绕。一间大堂屋宇以正面示人,其余屋宇侧立而成,隐于其后。民居小院在山石、树木的环抱下显得韵味十足。
4.山斋层耸式
山斋层耸式的屋宇排列组合是根据山形地势描绘而成的。在运用这一方法描绘墙屋时,应使其呈现自上而下、错落有致之势。
5.抱山面水式
运用抱山面水式描绘的屋宇依山临水,地势较高。在创作时要注意房屋绕山的走势。图二为宋代范宽在《临流独坐图》中以抱山面水式描绘的屋宇。画中的一组民居背靠山石,面对流水,仿佛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呈现出雅逸出尘、意境深远的景致。
6.湖心亭桥式
湖心亭桥式时常用来表现水岸风光的小场景。这是一种以一组房屋临水而建,靠栈桥连通水中湖心亭的屋宇排列方式。
四、楼殿的画法
楼殿,或帝王居所,或庄严寺庙,规模宏大,形象壮丽,格局严谨,凸显出王权的尊严或宗教的神圣。中国建筑成就最高、规模最大的就是宫观楼阁。因此,宫观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至尊文化。以下是楼殿的几种基本画法。
1.楼殿正面式
楼殿正面式用来表现官邸楼殿的正面。此法多在楼殿主体的侧面绘制两三间屋宇与之相呼应,以免画面过于单调。图三为元代曹知白在《群峰雪霁图》中以楼殿正面式描绘的宫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