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寺院塔楼的画法塔是佛教场所中较为多见的高耸建筑物。中国佛塔多为尖顶、多层的楼阁式,常有七级、九级、十三级等,多以砖木构建而成。于实际描绘中,寺院塔楼或简略或复杂,应依据作品的整体风格而定。在绘制寺院塔楼时要注意寺庙建筑与塔的关系:有的是以塔为中心进行构建,有的将塔置于寺庙之前,亦有将塔置于寺庙后部或两侧的形式。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寺院塔楼式。1.远塔式远塔式用来表现远景的塔楼,多用写意的表现手法。在运用这一表现形式时应注意将塔与远处的山石、树木等景物融合到一起。图一为清代梅清在《黄山胜景册》中描绘的远塔。图中的塔耸立于寺庙两侧,笔墨简洁、造型古朴,与自然之景相融相合。
2.琉璃塔式
琉璃塔整体造型优美,各层之间的比例匀称。塔的整体显得雍容华贵、高大挺拔。此法一般用工笔画法来表现。图二为明代吴彬在《月令图》中描绘的琉璃塔。画家用工笔的手法将塔楼绘制得严谨细致。红色的塔身进一步烘托出其华贵典雅的建筑风格。
3.废塔式
废塔的结构一般相对简单,但要使其具有古朴典雅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