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临摹《仿宋元人缩本画及跋册》中的屋宇《仿宋元人缩本画及跋册》(上图为作品局部)是明代董其昌的作品。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山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在绘画理论上,他以禅论画,将山水画分为“南宗”和“北宗”,并崇南抑北。其画作和绘画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仿宋元人缩本画及跋册》描绘的是崇山峻岭中的雪景。画中重峦叠嶂,气势雄伟,山势错落,极富变化。半山腰处建有古寺,若隐若现,意境深邃。
步骤一:先画左侧的屋宇,再依次画与其相邻的右侧屋宇,然后画向后延展的屋宇。注意屋宇的排列方式,要使构图具有高低有致的错落之感。画时依照房屋的结构,由上至下地画。用小楷笔法绘写,要在平中求变。
步骤二:画出中间和后面的屋宇建筑,然后依照其结构由上至下地画出屋宇的支柱及后面宫殿的门窗和结构,注意以中锋行笔。
步骤三:分别画出屋宇的门、窗和墙。用线勾勒时,笔触变化不宜过大。最后对画面局部及整体进行调整,略作点染以丰富画面。
七、结语
在对山水画点景屋宇的学习过程中,艺术表现形式一定要得体、准确,内容方面一定要感人。清代石涛说:“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石涛认为,山水画的形态是由线条写出来的,既具有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又包含了画者顺自然之性的感悟。
清代恽格在《南田画跋》中写道:“古人用笔,极塞实处,愈见虚灵。今人布置一角,已见繁缛。”山水画中的点景屋宇与山川、树石、溪流、舟桥等遥相呼应,对画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山里有人家、深山藏古寺等,都能体现出山水画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研究点景屋宇,应有“传统”二字相随。所以,我们首先要师古人,学习茅屋院落、瓦屋墙屋、楼殿、寺院塔楼的画法,并多读古画,研习经典作品中的点景屋宇。我们还要师造化,在写生中注重客体屋宇的生命迹象,融笔墨于生活,以实践印证传统;作品应既具笔墨质量又有现场感受,既有传统又出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