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临摹《泽畔行吟图》中的人物

1梁楷《泽畔行吟图》局部

《泽畔行吟图》是南宋画家梁楷的作品。梁楷,东平(今属山东)人,南渡后久居杭州。他善画人物、山水,并突破院体画风的谨严,自创“疏体”(即写意减笔)。其画风简逸,笔意生动。

在《泽畔行吟图》中,人物的位置经营及画面的留白处处彰显着画者的奇思,画幅虽小而余韵无穷。画家运用极简的手法来经营画面、表现主题。画面的绝大部分是虚染的云气或空出的河泽,山水部分所用的笔墨极简略——一点点山石坡脚,若干野草苔点。画家在画面右下角的泽畔之上点缀了一个策杖行吟的文士,以突出作品主题。画家颇为考究地设置了文士的朝向,其身姿处于侧面与背面之间。文士头略上昂,面朝右,眺望远方景色。画家借由这一小小的点景人物,引导着观者的视线自上而下再转右,最后由右面开阔的河面转而向上,以此开拓画面的意境。假如文士朝左或朝前站立,那么画面将会失去活脱的意趣。

梁楷继承了五代宋初画家石恪的画法,又自出新意,使作品的构图简明有力,用笔简练粗放。此图人物极简,笔不多而意已到,临摹中应细心体会。

2步骤一:勾线。鉴于此画的风格所需,因此点景人物用笔极简,主要在关键处用线勾勒。行笔要短而厚重,切忌纤巧浮滑。总体而言,此图人物用笔不甚粗略又不流于纤繁,妙在未工未写之间,乃逸笔也。

3步骤二:点染。在人物的衣帽上用墨色染出厚重的质感。需要层层积染多遍,使之成为画眼,以吸引观者注目,达到彰显主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