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杜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著名的山水画家,是明“吴门画派”文徵明工整细密画风的杰出传承代表。钱杜的山水面貌取法文徵明,用笔细秀,设色妍雅,在独尊“四王”的晚清画坛可谓异军突起。钱氏家藏丰富,对唐宋元明各家研究颇深。中年后好游历,对自然山水有直接体验。所作山水潇洒拔俗,清新隽永、意境幽深,描绘精工,风格妍雅,自成一格。《梦游天台图卷》是钱杜山水画代表作,源自文徵明的细密秀雅画风在这件纯水墨的山水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1清 钱杜 梦游天台图卷 纸本墨笔 29.8X130.96cm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2 3此卷作于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 年)三月,钱杜时年50岁。上款“云伯”即清代诗人陈文述。陈文述(1771~1843)初名文杰,字谱香,又字隽甫、云伯,英白,后改名文述,别号元龙、退庵、云伯,又号碧城外史、颐道居士、莲可居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庆时举人,官昭文、全椒等知县。诗学吴梅村、钱牧斋,博雅绮丽,在京师与杨芳灿齐名,时称“杨陈”,著有《碧城诗馆诗钞》、《颐道堂集》等。据《陈鸿寿年表》,这一年画家当与陈文述同在溧阳。按画卷上的题跋,钱杜是在春天画成此画,到七月秋天的时候,钱杜到吴中桂叶书堂,展玩已经装裱成卷的《梦游天台图卷》,即兴在卷后补题诗一首。

此卷系法国学者杜伯秋(Jean Pierre Dubosc)为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购得。

4清 钱杜 梦游天台图卷 局部

5清 钱杜 梦游天台图卷 局部

6清 钱杜 梦游天台图卷 局部

7清 钱杜 梦游天台图卷 局部

8清 钱杜 梦游天台图卷 局部

9钱杜(1764-1845),程序伯文集作(1763-1844)。初名榆,字叔枚,更名杜,字叔美,号松壶小隐,亦号松壶,亦称壶公,号居士,钱塘人。钱杜出身仕宦,钱树弟,嘉庆五年(1800)进士,官至主事。性闲旷洒脱拔俗,好游,一生遍历云南、四川、湖北、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嘉庆九年(1804)曾客居嘉定(今属上海),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军攻略浙江,避地扬州,遂卒于客乡。工诗,擅书画。钱杜作诗宗唐代岑参、韦应物,诗意清旷。书法学唐褚遂良、虞世南,有清俊温雅之气。花卉师恽寿平,人物、仕女无不精雅。擅画山水,宗法赵令穰、赵孟頫、王蒙等,尤得力于文徵明,以细笔和浅设色为主,运笔松秀缜密,自成面目。所画山石、人物形象,能寓巧密于朴拙之中,颇有装饰意趣。尤爱画山寺、佛像诸图,或敷重彩,金碧辉煌,气象庄严、肃穆。与金农、罗聘齐名。著有《松壶画赘》、《松壶画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