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达摩面壁图纸本设色,纵121.3厘米,横32.2厘米,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达摩面壁图》描绘了菩提达摩面壁打坐,苦行修炼的情形。达摩身着红衣,端坐于蒲团之上,面部坚韧虔诚。四周是野草尨茸的岩洞。幅上有题诗:“问法金銮不顺情,折芦潜向少林行。若无断臂亲承受,辜负如来十万程。”款署“庚子新春日写于云间超果精舍。石门宋旭。”此处“庚子”应为1600年,即作者75岁时所作。

2万山秋色图纸本设色,纵140.6厘米,横28.9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万山秋色图》,本幅自识:“万山秋色。万历庚辰初冬,檇李宋旭仿宋人董北苑家法。”“庚辰”为明万历八年(1580),作者时年55岁。本幅采用高远式构图,布局疏密有致,设色清淡,水墨秀润,山顶多以“矾头”和杂树点缀,仿自董源。但图中山石多染少皴,杂木丰茂,造景气势险峻,笔法萧散,又受到了元代黄公望等人的影响。

宋旭(1525—1606后),字初旸,号石门、石门山人;后为僧,法名祖玄,又号天池发僧、景西居士,嘉兴崇德(今浙江桐乡)人,明代后期著名画僧。工山水,兼长人物。少年时师法沈周,笔意相近,山石林泉,无不精妙;晚年融董源、巨然及元四家笔法,古拙苍劲,自成风格。山水常绘巨幛大幅,大气磅礴。宋旭后来皈依佛门,隐居佛寺,悟禅理佛,但一生笔耕不辍,81岁时尚绘《平沙落雁图》。尤其难得的是,他的绘画技艺全面,用笔浑朴,在师法前人的基础上还有自己的特点。他的画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情趣,笔墨继承了宋、元讲求士气逸格、缜密秀雅的文人画传统,布局爽朗明丽,景物雅意疏淡,境界清雅含蓄。传世作品有《万山秋色图》《五岳图》《达摩面壁图》《罗汉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