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鹏作
纸本设色,纵140.8厘米,横46.6厘米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丁云鹏出生于安徽休宁的行医世家。父亲是嘉靖进士,以医术而闻名,闲时习画并喜收藏。父亲的业余爱好给丁云鹏影响很大,使他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逐步走上了职业画家的道路。丁云鹏在苏州和松江度过了早期的几十年,后回到安徽。此时除了绘画,他还为古籍书创作插画。明末,徽州的雕版、制墨业发达,他的插画对于新安木刻画的发展还起到了一定作用。
丁云鹏以画人物、佛道最负盛名。他一生画了许多佛教题材的作品,如《扫象图》《画庄严大士瑞像》《龙王拜观音图》《达摩图》等等,佛祖、菩萨、罗汉在他笔下既栩栩如生,又庄严肃穆。
“扫象”主题渊源流长,历代画家常有描绘。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张僧繇。早期画中只有人物,没有背景,先贤和侍从用扫帚以水拭扫白象。在佛教意象中,白象是普贤菩萨的坐骑。以“扫象”为主题的作品在晚明颇为流行,与丁云鹏同时代的画家吴彬、崔子忠等,也有此类画作。此时,“扫象”也作“洗象”,“象”为“像”的同义,因此有扫走虚幻外表之意。丁云鹏还有一幅《洗象图》,现藏于中国美术馆,从内容和绘画风格上与本幅《扫象图》非常接近,为同一时期的作品。
此图款署“万历戊子(1588)春日之吉奉佛弟子丁云鹏敬写”,钤“云鹏之印”。画作在窄长的竖形构图中,巧妙地安排了一群僧侣侍从洗象的场景。通过人物动作与神情的精心描绘,以及色彩的分隔与呼应,将洗象及旁观人物连缀在一起。人物虽然密集,但井然有序。画中山石、树木等配景,浅淡青绿设色远追钱选,勾写形态取法文徵明,造型古拙文雅。整个画面疏朗、明洁,透出高古静穆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