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一概排斥“特技”制作。我们现在认为不是“特技”的某些东西,从前就是“特技”,比如“三矾九染”等等。“特技”和“非特技”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可我反对用制作来代替人的主观能动性,代替“中得心源”。艺术需要技术,但艺术不等同于技术。艺术没技术不行,全是技术也不行。技术的比重太多了,就不对头了。
画写意画先要心中有数,但这个数是“写意”的,不是“定数”。临纸运笔时还要随机应变,随意而生,顺势而生,高度灵活。画完后,往往感到“初意或非如此”,甚或“初意未能如此”。
有些人早年用右手作画,晚年就改了左手(不是因为得了半身不遂),这大概是为了探求“新意”,至少认为右手“太熟”,换一下左手可以熟后得“生”。右手换左手是个大变化,它变“顺”为“逆”、化“往”为“复”、改“熟”为“生”,而它可以形成另一种面貌。
古人评画有“难能可贵”四字。“难能”是说别人都做不到,“可贵”是说艺术质量高,二者必须统一。试想,如果只是“难能”却没有质量,还有什么意义?所以“难能可贵”四字要全面理解。
盖印不可疏忽。引首印可多用长方,压角印用朱白、方圆(以及随形)都可。在繁复的底子上,最好盖单纯、平整而强烈的印。总之,要灵活处理。
作写意花鸟,切忌历历具足,甚谨甚细,而妙在不清不浑,浑中有清,似清实浑,清浑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