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惯了咱们中国人的书法,是不是会有点儿眼睛困倦?最近两日,小编送出日韩两国的书法、人文画来让友友们体验这不同国度的文化意蕴。今天说到的这位是韩国人,名叫金膺显,1927年生于汉城。他的字号很多,不用一一介绍。他于2007年2月1日病逝,享年80岁,是韩国书法“泰斗”人物。
金膺显书法有深厚的功力,于魏碑有精深研究,书法风格碑味浓厚。其行草气局宽厚,用笔沉稳,研习二王、米芾较多,用笔灵活中锋为主,遒劲苍郁。隶书习《曹全碑》,而不拘泥,体势开张又得力于《石门颂》,潇洒自然意味深重,深得汉隶之情。
金老七十岁左右遇车祸受重伤,右手近乎残废,但以顽强毅力试用左手作书,令人敬佩。曾被任命为中国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著有论文集《东方书艺讲座》、《书与其人》、《东方书范》等。
金老一生,最重要的事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金老是积极提倡并参与与中国书法界进行交流,一九九四年(甲戌)九月,为庆祝中韩建交两周年,荣宝斋与韩国东方画廊联合举办“启功·金膺显书法联展”,先后在北京和汉城展出,影响很大……
他为中韩两国乃至世界书法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文从沈梦发现,金膺显曾说过这一段话,既表现了对于中国文化的欣赏,又显示了个人的谦逊风格。
韩国属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之一,书法自中国的汉代直至清代不断地传人韩国。学习古代书法的情况在不同年龄层次之间是有差异的,老一辈书家主要借鉴正统的范本,年轻一辈也受到老一辈的影响……在对书法经典的了解上,日本与中国是有差别的,日本人不是十分了解古代中国书法经典的,比较注重自我表现,比如说日本人写的隶书和颜体字是比较差的,不符合法度,虽说韩国人写的隶书和颜体宇没有像日本人写的那么差,因为我们还是不够努力,没有达到中国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