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慎行 作 纸本,每条屏纵168.5厘米,横38.5厘米,现藏于常州博物馆

孙慎行(1565—1636),字闻斯,号淇澳,常州武进人。其外祖父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唐顺之。受外祖父的影响,他自幼酷爱读书。万历二十二年(1594)中举,次年摘取殿试探花,任翰林院编修,后升礼部侍郎。韩敬科场事发,孙慎行主张罢黜韩敬,遭到韩敬同党的攻击。辞官。熹宗继位,召回孙慎行,拜为礼部尚书。后因魏忠贤的诬陷,被革职,遣戍宁夏,还未起行,崇祯帝继位,才得赦免。崇祯八年(1635),朝臣一致推荐他为内阁大臣,崇祯帝令立即征召。次年,71岁的孙慎行抱病入京,未及上任便逝世。卒赠太子太保,谥文介。

孙慎行精研理学,“从宗门入手,与天宁僧静峰,参究公案,无不了然”。一生主要著作有三本,《困思抄》《慎独义》与《文钞》。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黄宗羲非常推崇孙慎行,他曾说:“理义之命、气运之命,理义之性、气质之性,理义之心、形气之心,三者之说,天下浸淫久矣,得(淇澳)先生而云雾为之一开,真有功于孟子者也。”

孙慎行的书法作品传世极少。这件《录佛家语》八条屏从篇幅及完整性来看,能流传下来非常难得。此作以硬毫退笔书写而成,下笔圆实宽厚、沉着痛快;行笔的提按顿挫,墨色的浓淡枯涩,一任自然;结体从黄山谷、李邕的书法中得到启发,采用了上松下紧、左右舒展的体势。整体来看,孙慎行的字能学古而出新,有一种“点画信手烦推求”的书写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