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日上午,由浙江美术馆、山西博物院主办的“真山难老——傅山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如期开幕,这是山西人傅山在江南重镇的首次规模化亮相,参展的66组件傅山之作(由50个卷轴、13本册页和3件手卷组成)来自山西博物院,浙江美术馆馆长斯舜威认为这是“南北馆际之间交流迈出的一大步。”本次展览获得山西博物院的大力支持,他们可谓倾囊而出,一些重量级藏品如《寿王锡予四十二韵》十二条屏,更是首次离馆展出。
浙江美术馆副馆长余良峰向在场的观众介绍到本次展览被精心划分为五个部分:法书正脉、篆隶入真、奇崛行草、文人画逸、三世造奥,将傅山的人生旅程与艺术成就和谐相容又脉络清晰,十分值得观众细细品读。同时,这次展出的13本册页不仅在内容上成为解读傅山的重要入口,原本的展示缺陷(只能展出两页,观众无法全面了解)则被巧妙地变成亮点,通过一周翻动两次(每周二和周五)的方式让“动”了起来。
编辑现综合网络对本次展览情况,选取部分展品作展示,大多数作品是首次面世。
傅山(1607—1684),山西太原阳曲县人,初名鼎臣,后改名山。字青竹、青主、仁仲,又字侨山,别署公它,亦曰石道人、啬庐,入清后出家为道士,号朱衣道人,名真山,丹崖翁、松侨、侨黄老人等。傅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书法家、诗人、医学家,且武功卓绝,著述甚丰,学问深邃广博,被尊为一代宗师,是明末清初学术界的一座高峰。梁启超将傅山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同列为学问及思想界的“清初六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