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毫题壁
王厚祥: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7月1日,恰巧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五周年纪念日的时候,王厚祥先生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墨池直播汇的现场直播节目,并现场创作题壁草书毛主席《长沙》词一首。
现场,特邀嘉宾主持人张俊东先生代表网友朋友们向王厚祥先生不断进行提问。当问及何以频频的在这些全国展中获奖?写了多长时间书法的时候,王厚祥先生说自己写了四十多年书法。前三十年主要写楷、行书,2000年之后主攻狂草。他说一个书家能够不断的在国展中获奖并不是神秘和神奇的事情。主要是做好基本功,把传统的东西做深刻,实际上获奖、入展都不是很难的事情。我们往往是不肯下这样的功夫,研究古人不够细腻和深入。有的先生说:“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再以最大的力气打出来”。我认为前半句是对的,后半句不用考虑,因为没有一个真正书法家打进去是出不来的。之所以有这种顾虑,是因为没有切身体会。每个人理解王羲之,都还不一样呢?
直播前先干一杯预热一下
之所以写很长时间都不能入展和获奖,是因为他们写了很多时间,但是一直处在写字的状态,而不是艺术的范畴。书法不完全是写字,一般人写字是把字写对,书法家是研究如何把字写美。美有特殊性也有共性,学习古人就是学习这些共性。为什么王羲之代表了书法审美的一种高度?是因为他代表了中国传统审美的共性,中国传统精神的共性。我们就是要找到这些共性,所以大家都会觉得好。一个民族的审美是有其共性的,所以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目标。
准备开始挥毫创作
直播亮点
审美是具有多样性的,有秀美也有壮美,有生涩的美也有流畅的美。所以美的多样性决定书法的美并非是唯一的。在学习和临摹阶段,集中精力去学习一本字帖是最容易抓住其中的规律性的。长远来看,光写一个人是不够的。但是在三五年内专精学习一个人的字帖是可以的,因为这样会以最快的方式学习到精髓。要写到随便一个生词就能创作出字帖的感觉,这样就会避免临摹和创作分离的状态。写透一本字帖会将一个人带到一个综合的高度。
现场创作(一)
现场创作(二)
现场创作(三)
王厚祥先生不玩微信,他讲到,自己受沈鹏先生的影响。沈鹏先生说”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我们现在新的信息量太大,应该集中自己的精力去做一些跟学问跟创作有关的事情。
题壁落款
当张俊东先生提出一个极其“坏”的问题:“有网友说您的草书超过了沈鹏先生,您怎么看?”面对这么棘手的问题,王厚祥先生说自己诚惶诚恐,因为沈鹏先生是自己的老师,他谦虚的说自己和沈鹏先生的差距非常大,自己在有生之年要向沈鹏先生学习。因为,当一个人在学习十年二十年才发现了其中的某一些问题的时候,人家已经在作品中做的很好了,沈鹏先生对于他来说就是如此,所以需要不断的向老师学习。
现场盖印章
王厚祥在讲述如何欣赏一幅画的时候说,最重要的首先是法度的严谨,比如草书,每个字都要写的准,写的好。草法写的不对,写的再丰富和激荡,都是一张废纸。第二点是书法的功力要好,中国的书法讲究笔墨功底甚至影响了中国画的发展,每一笔都要好,每个笔画都要丰富沉厚。第三,一幅作品的品味气息要好,格调品味是一个作品的精神灵魂。怎么样呈现要依据经典中那些共性的审美。要符合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才能是好的作品。
对中侧锋的这个概念,他自己提出来的是“侧笔中锋”,也就是说,晋唐时候繁荣经典作品都是侧笔中锋的,这是受于当时书写条件和书写姿势决定的。第二个概念中缝是相对的。有些作品是中锋多一些,有些侧锋多一些。
再次分享创作体会
现场,王厚祥先生进行了长六米宽两米的巨幅草书创作。沉静是缓慢稳重,挥洒处更显得纵横驰骋。整幅字气势磅礴,跌宕起伏。
最后,在讲解关于法度和创作内容形式等方面的讲评中结束了本次的直播活动。
张俊东先生给墨池直播汇提的口号:“墨池直播汇,你会我也会,会看、会写、会吹牛!!!”(看,即欣赏;写,即会创作;会吹牛,即会与朋友们分享欣赏书画心得。)大家要记得每周五晚8:00准时来看直播哦,墨池直播汇主页:zhibo.shufawu.com,大家可以将直播主页收藏。
精彩回顾 >>
【墨池直播汇】④:访谈张公者:如何欣赏篆刻+为艺的孤独
【墨池直播汇】③:梅墨生谈书画收藏与创作
【墨池直播汇】②:张旭光解析王羲之书法“密码”
【墨池直播汇】①:张俊东披雨衣直播曾翔“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