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是我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作为康有为的入室弟子,他不仅在绘画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而且在书法上也颇有建树,成绩卓然。徐悲鸿的书法从它的理念来源、审美内涵,精神取向,价值意义等多方面分析,对于我们今天的书家都是很有启迪意义的,他应该成为当代书家研究的重镇之一。

【徐悲鸿语:天下有简单事,而为愚人制成复杂】

真名家之语总是言简意赅,只言片语便能点到事情的本质。徐悲鸿先生在《〈积玉桥字〉跋》中开篇即言:“天下有简单事,而为愚人制成复杂,愈远愈失去益远者,中国书法其一端已。”他的这句话就是具有这样的作用。在该文末尾,悲鸿先生还有一语也非常好,“古人并无‘笔’,更无今日之所谓‘法’”。不拘于法乃为至法,这句话很多学书法的人都知道,可在书法实践中能悟出个中玄机的恐不多见。但愿悲鸿先生短短的几句话,能对当代书法爱好者乃至书法家们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

【陈传席:徐书为近代第一】

谈到徐悲鸿的书法艺术,当代著名美术评论家陈传席认为,徐书为近代第一。我认为这一观点很有道理,这也反映了徐悲鸿书法在当代很有研究的价值意义。陈认为其书有“篆籀气,很高古”

欣赏徐悲鸿的《致周扬信札》,满纸静逸娴雅,不激不厉,风规自远。陈传席认为其来源篆籀,我不敢反对。但我敢肯定,徐悲鸿绝对不会是那种在篆籀上兀兀穷年的努力了很多年,最后变化出己的人。他是在不经意间暗合了篆籀之法,即使他认真的写过篆书。认真写过篆籀的人很多,而能在行草书留下篆籀之气的人没有几个。所以我认为徐悲鸿是深入研究国画线条,而最终把研究成果从容植入书法,从而使其书法好像看似不经意间植入了篆籀书法的大美境界。

徐悲鸿的书法能脱离康有为的碑学影响,充分自运,体现了徐悲鸿作为一代大师的不盲从,这是一个真正艺术家应该有的精神独立的品质。在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书家画家都汲汲于拜师投门,而完全失去了艺术家本该有的独立的思想,踵人履辙,不以为耻。更有投得一门永不思出者,这是一个艺术失去独立人格的体现。徐悲鸿在年轻的时候拜在康有为的门下,按理他的身上应该明显留下康有为的碑风痕迹,可我们检阅徐书,好像完全没有。这就是徐悲鸿,一个善于独立思考,意从己出的大师作风。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徐悲鸿的人格精神意义的价值所在。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