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妤《东庄论画》云:”学画先须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约笔端.文如其人,画亦自然.” 修身先须诚心.诚心之人,挥洒中自有一种正意厚道之气.不然,身欲有为,却有一种局促之相,多所牵缠.画赝则贱,心欺则败.
【微言大义】
“书品人品”历代书家,文人都极为重视,发表了许多高见。如:“学书先立品”,“学书先学做人”,“书如其人”,“人品高,书品自高”,等等早成千古佳论。作为书家的道德人格修养,自然无可非议。每一位有成就的书家,应该而且必须有“书品、人品”的完善统一,这也是书家孜孜以求的。
然而,“书品、人品”作为一个理论问题,它们种种涵义是否有必然联系,还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所谓“书品”是指书家的作品而言,其品的高下,是与书家的才智,感悟,功力,继承,创造,学养有关,基本属于书法艺术审美的范畴;而“人品”则是指人民们的道德观念的表现问题,非但书家要“人品”高,“人品”则是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因此,不以人的知识水准,地位钱财所能衡量的,二者是两码事。古人之所以如此强调“书品人品”统一的重要,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笔者认为“书品人品”的统一,应该是书家的孜孜追求的高境界,但书品人品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学书要建书品,但更重要的是把字练好即书品的提高。书家的立足点是作品本身,人品是书家自身修养所不可缺少的要素。时代不同了人们对人品书品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