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祥:不喝酒不癫狂写什么草书?
什么“醉里得真如”?什么为国展方向?什么是随心所欲不逾矩?什么是书为心画?来一大碗酒,干了,文雅依然能了然于胸,你可以吗?铺一展白纸,泼墨,瞬息万变却终归自然,何等境界?周五有月明的晚上,请你备好大碗酒,展平长条宣,一手握笔,一手伴随王厚祥直播,干了!!让笔,让墨嗨起来……
文|傅德峰
王厚祥把大草写得很醇正,他所竭力追求的是那种雄肆厚重的汉唐精神。因此他坚持不学唐代以下的草书法帖,而是把自己的目光始终聚焦于唐代和唐代以前的经典法帖之上。汉唐时期的狂草大家则不外乎张芝、张旭、怀素等几位,代表作品则有(传)张芝的《冠军帖》,(传)张旭的《古诗四帖》和怀素的《自叙帖》等。王厚祥在上述法帖上所下的临写功夫是令人惊叹的!数百遍的通临和分析比较,使他逐步掌握了古人的笔法和结构。既造就了手上的功夫,也提升了自己的心境和眼力。
草书之难,难在以下几点:一是识草,必须重新识(草)字,真正的草书家,要尽可能达到没有识草的障碍,这既要靠摸索规律掌握规律,也要靠死记硬背;二是掌握笔法,笔法是一切书体的根本,笔法不到位,一切则无从谈起。只有达到对古人笔法的熟练掌握,才能写出古人书法线条的韵致和质感;三是找准结体,结体和笔法可谓不可分割,属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临习阶段,必须准确把握古人结字的规律,只有到了创作阶段,才可以临机生发,因势而变。故赵孟頫有“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之说;四是草书情怀,没有草书情怀的书家,并非不可以写草书,但其笔下之迹,多为草书符号的一般性书写而已,殊乏个人性情,何来风格意境可言?
王厚祥先生的作品让人们能够明显地感受到一种因为飞扬的笔墨而带来的心灵的震撼……他的狂草既让我们感到似曾相识,汉唐古风扑面而来,又让我们感到他个人情趣的张扬,在试图不断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艺术语言。直播信息公布方式
▪收藏网址:zhibo.shufawu.com
▪留意墨池首页置顶图▪墨池官方微信号(913319)
▪书法屋微信公众号平台
▪书法屋网站(www.shufawu.com)
▪第一时间接收直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