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龙·记于明心堂
张文佑/文
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但对我而言,应该用“书法改变命运,更为贴切,因为,没有书法就没有我的今天。






在随后的学习中,我经常看老师写字示范,认真观察笔锋的提、按、转、折等行笔过程,反复地琢磨实践。这样,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终于可以把碑帖临得像模像样,真正开始入了门。老师和亲友们都露出了赞赏的目光!




—断臂书生张文佑的潇洒人生
其昂/文


这三年来他一直寄居在承天寺,一边为寺院抄写经书,一边做自己喜爱的书法,还不时接一些社会上的抄经定单。寺院对抄经并没有数量要求,全由文佑自己掌握。而文佑的日常书法是在临帖与创作的交替中进行的,临帖主要围绕着二王的行书与张旭、怀素的草书,创作也承续着这些风格。临创交替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过去王铎就是这样做的,一天临摹一天创作。现在似乎很少人这么做了,多数人是初期临慕一段时间,之后就只创作少临幕或不临摹了,故而不扎实。其实这是很需要毅力去坚持的,而文佑的毅力是远超出一般人的,所以文佑的书法就显得很专业,有高度。在文佑的工作室中,文佑送给我一本集子,那是承天寺建寺1050周年纪念系列内容中的一项——“张文佑书法集”。翻读集子,更让我看到这三年来文佑书法高度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