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学院~张强班第二期正在招生中,有同学想了解一期的教学情况到底如何,学员的反馈如何。

带着疑问,来看看一期班同学的反馈吧~

二期班招生简章入口:点击这里

一期学员学习感受及作品展示

戴迎-头像_副本

戴迎(上海)

戴迎-字_副本

  戴迎感言:进墨池学院快二个月了。自己作了前后对照,进步不小!收获不小! 刚进学院老师就给定了方向——帖派。老师好眼力,指出了我的根本问题:弱、飘、写字时不安静、笔法也有问题等等。建议临习褚遂良【孟法师碑】以此来纠正存在的问题。

老师还让我们临创结合,原来自己从未尝试过,通过几次的创作收获太大了!虽然很辛苦但在老师指导下有了自己的小作品了,太欣喜若狂!通过创作在用笔上、结字上、章法上包括用印都学到很多! 同学们之间敞怀的探讨也很带劲,不管自己的观点对错都没关系,老师总会来个精准的点评!(说明一下由于年龄大输字慢,反应也慢,所以自己参加讨论的少,但很认真地听着学着!)

在此感谢墨池给予了这个平台 感谢张强老师!老师以他的实力和对书法的执着,对学员认真、严格、严谨的负责态度费时费力地好不保留地在传授给我们书法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 谢谢

韩杰-头像_副本

韩杰(河北遵化

韩杰-字_副本 韩杰-字2_副本

  韩杰感言:喜欢书法缘于幼时父亲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就缠着父亲学,梦想着也能写一手好字!成年后接触到毛笔书法闲时总爱写上两笔,但不得其法甚是苦恼。

一日在手机上下载了墨池书法软件,来到了一个书法爱好者的乐园。适逢学院招生,见张强老师字写的虎虎生风,人生的气宇轩昂。遂与张师结缘,正规系统的学习书法。张师是个极具个性的书家,根据学生特点来制定不同发展方向。秉承师古不泥古,临创结合,好就是王道的宗旨来教学。同时利用大量书写来找到正确的书写状态。对于我这个业余选手来说确实感觉吃力,整到我醒着再写梦中也在写。如庄生梦蝶般,分不清醒着还是睡着了!不过效果是明显的我的书法水平大有提高。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

张师虽严厉又不失诙谐,教学之余,也会和同学们开玩笑!把大家紧密的团结在一起,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真是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的一位良师。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必能打开书法之门,窥其堂奥。

最后套用太白先生的两句诗以明我志,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宁-头像_副本

李宁(江苏无锡)

李宁-字_副本

李宁感言 2016年3月26日报名参加了墨池学院张强老师的创作班进行学习,到今天已经二个多月时间,在这二个月的时间里,我收获很多,虽然只有二个月但可以抵上我自己闭门练习二年的时间。 我参加墨池学院学习前还有很多的疑问,没有老师的当面指导能学习好吗?但参加了墨池学院的学习后感觉:虽然只是通过微信进行授课,比不上面授,但是我感觉有以下优点:

1、解决了上班族没有时间参加书法学习的问题。

2、平时学习中碰到的疑惑可以马上问老师,晚上十点多,写好的作品可以请老师点评,这是面授不能比的(这也说明我们的张老师是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

3、通过微信群发表作品通过老师的点评、学生之间的交流、互评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每星期交一次作业,张老师都是认真进行点评,提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下次作业这方面就可以避免了。每二星期一次的集中上课,张老师用自己的创作经验来传受给大家,并不是象一般的教写字的老师一样的教法(那种教法我也会,拿本书法的书读一边做个示范就行)。

每次上课,我都做好笔记或把老师的语音整理出来,平时有空就会听一下,加强理解。

我爱好写字,平时只是自己练习,但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培训,墨池学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学院的张强老师也是全国知名的书法家,我是看中了他倡导的“清正大雅文”就报了他的班,我庆幸找到了一位好老师。他可以指导我正确的方向,就是我学习书法的引路人,在学习中少走弯路,朝着“清正大雅文”大步前进。

凌云-头像_副本

凌云(上海浦东)

凌云-字_副本

  闲人学书记 凌云·喵星篮子

从来没有准备把书法作为谋生立命的事,所以当首次读到张师的以“书者闲事也”命名的文章顿觉找对路子了——怎么着也别找个准备把我这等“三无产品”折腾成“专职书法家”的老师才比较靠谱不是?

我还真是个“三无”:一无名师;二无天赋;三无训练。拾起断了十来年的书法纯粹是闲的,辞职干自己的小事自然闲得很,基本每天上午是无所事是的。那么……就写字吧!想当年,学校书法老师(感谢考进的是大学文学院,还保留书法为必修课,试图帮我们培养出一点点琴棋书画的雅骨来)还夸我写得好来着。

如果没有墨池,我可能到现在还在默默的“独自修行”呢。周围没有同好,朋友圈只能作为我不断更的激励机制。人类真是群居动物啊,当孤独久了,自然想着结伙,于是满世界的找网络同好——当第一次发布作品到墨池的新人签到里,顿时收到近百反馈,快把我砸晕了:“呵呵~~终于找到组织了!”

组织第一次组织公益大课时,还胆怯地不敢发作业抢点评机会,到第二或第三次时,才厚脸皮地去争取老师点评的名额~~哈哈~~还真给我抢到了!于是那个周五晚特别认真聆听,想听听自己到底达到什么水准——结果一头冰水当头浇下——那个浇冰水的老师就是任丘张强!

现在我在班里还不止一次公开叫张师为“毒舌”,做他的学生需要有一点点的强悍心脏或厚厚脸皮的。好在本小姐在正式拜师前就领略过“毒舌”风采,有了些免疫力。

张师对“任丘”这地方有特别感情,所以不管作品落款还是网络昵称都坚决地使用全称“任丘张强”。后来才知道任丘不仅是张师的故乡,应该还是他的精神家园吧。张师固执的认为任丘出来的男人都是真汉子,就是那种有血性有担当,古时文天祥今时断剑主人公的那种硬汉。这一点都不逻辑,谁都知道哪个地方都有硬汉也有怂包,但看在张师是老师放份上就不计较了,更何况班里还有个任丘同乡在旁边摇旗助威。

所以啦,各位能设想一下,这样的大老爷们能如何温柔地对待学生了?不过马上我们也发现了大老爷们老师的好处,就是心大——喊张师“毒舌”他还哈哈大笑,貌似颇为得意;碰到不同意见,只管说,说对了,他也光棍:“你说得对!”

不过看到第一次老师给我的作业点评时,还是被他惊到了:哇塞,原来张师还有这样风流面貌!那一手的行书二王的妍丽优雅气息扑面,哪里有铁血汉子的粗犷?原来张师十几年前还是以二王行草出道的,现在却专注于魏碑,写出了自己风格的楷书。如果不是真汉子,怎么敢抛开自己擅长并已赖以成名的书体去开创自己新的艺术风貌!

一个老师的风格会辐射到他的班级吧,所以我们班级也颇“粗野”。平时说话都喜欢携枪带棍相互调侃一番;日常练习也不管成熟不成熟都往群里发,皮厚得也不怕被群批;同学们相互点评时都直来直去,完全不给面子;老师忙,一时没在群里点评练习,就有本事锁命连环call非把老师call出来才罢休……想想张师也蛮亏的,说是每两周一节大课,但其实是天天大课!

想想张师是颇为好为人师的。他说佩服孔子的有教无类,所以给我们的方向和药方都因人而异;他说老师就应该授人以道而非授人以术,所以老跟我们讨论精神、气质等“哲学”命题……

只是张师有一点好像言行不一。他说“书者闲事也”,却上来就布置了不低于200字的作业量,还颇为不以为然地告诉我们,这个作业量把创作班的一个同学吓跑了!

“书法只是小道,哪比得上学问?所以书法只能是大事、正事之外的闲事!但即便是闲事,也要玩得认真,玩出个名堂吧,不然还不如不玩!”张师如是解释这个作业量。

联想到第一次张师给我浇的那桶冰水,的确是啊,哪怕作为兴趣爱好,自然希望写得更好再更好。如果即不想花功夫又仅想获得好评,又何必爱好又何必交流呢?还不如闷在自家成一统岂不乐哉?

张师有时也不厚道。看出来我想换帖,于是刺激我:“如果你能够用多宝塔完成一个200字量的创作,就可以换”!被张师这一刺激,我的蛮劲也上来了,开抄……结果,整整抄了7遍“蛤蟆赋”(其实是清朝沈复的“童趣”,200多字,却被同学们戏称为“蛤蟆赋”),还不带其中单字练习、多宝塔加强节临、章节加强抄写!过程苦不堪言,但结果却非常让我自得——自我感觉和老颜的多宝塔亲近很多很多,甚至有了可驾驭的美好感觉!

临帖班居然创作?!这个我倒不奇怪,那次张师浇冰水时就开出过“专攻一贴”和“临创结合”的药方,为此我每天临一张多宝塔,再用多宝塔抄一张孔孟佳语,效果还是不错的。所以第一眼看到墨池学院有张师的课,立马报名!结果……结果大家看到了。反正号称临帖班的我们每个都交过创作作业,至少我们班同学应该都不怕脱贴写字吧。

离毕业还有一个月,现在同学们在讨论续班的事了。任丘张强,继续做我们的老师吧!

吕永军-头像_副本

吕永军(河北任丘)

吕永军-字_副本

  书蹊师友话张强 吕永军

与张强老师,同为任丘人,这也许是我的命中造化。任丘地面不大,却是人杰地灵。这里既是神医扁鹊的故里,更是大儒韩婴的家乡。扁鹊和韩婴作为任丘的人文代表,既是两座历史的丰碑,更是我们这些后来人的精神楷模。

职业原因,使我对扁鹊更熟悉;由于性情,让我对韩婴更崇拜。韩婴先生有段话这样说:“凡治气养心之术: 莫径由礼, 莫优得师, 莫慎一好。好一则抟, 抟则精,精则神,神则化,是以君子务结心乎一也。”,这段话,恰恰是对扁鹊养生思想的一个完美诠释。而“凡治气养心之术”之中,书法不失为上选,所以,古往今来的书法大师,多为道高寿长者。这段话,更恰恰代表了我跟随张强老师学书法以来的最深感受。由之礼,得吾师,专一好,是这段人生路的莫大幸运,是非常高级的精神享受。

从师张强,是一种造化。他小我数岁,又兼同乡。达者为先,师道之中没有年龄的问题,他大概会嫌我基础差,未必愿意收我这样一个徒弟。而我呢,彼时也有一些微妙的“顾忌”,我们前任的任丘市委书记田金昌先生喜欢称呼我“吕老师”,其年比我高,位比我重,此举谦逊非常,倒是给我树立了一个极好的榜样,使我勇于认真而虔诚地选择了师门。“莫径由礼”,自是一份持重,这份“莫径由礼”的持重,使我们这对书法路上的师生,自然多了几成情谊和用心的厚重。用他的话说,他希望我“飞”,而我真怕给他“丢脸”。

对于张强老师,一方面我敬服他的清正大雅文的艺术理念,另一方面,我更加敬服他特立独行甘于寂寞的艺术态度。正如我们的先哲韩婴先生所说:“兰芷生于茂林之中, 深山之间, 不为人莫见之故不芬。” 慢慢地,跟着张强老师学书法,则越来越敬服他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思想。“ 学而不能行之谓病。”张强老师宁愿花更多的心思和精力,陪同我们搞临创结合,边临边创,相辅相成,这使得我们的书法水平始终在多维立体地提高。短短一个多月,不到俩月的时间,我们“临帖班”的同学们,在创作的摸索和老师的指点下,进步巨大。学而行,学而能行,行而促学,这是一个很好的循环。

我不称书法为“路”,更愿意称之为“蹊”,因为它狭窄弯曲而不平坦,自学书法,其实是脚下踩着一片荒,哪里都是路,哪里也都不是路。我敢说,我学东西是认真而勤奋的,但恰恰也认真而勤奋地坚持了很多错误。一点点帮我纠错,颇费了老师的心思。大到对书法艺术的整体认识,钻技法和力度的牛角尖儿,小到执笔的死紧,笔法的添足,章法的无序。好比,你在野地里,选择的目标恰恰是崖岸,是陷阱,老师喊你回来重走,指给你一个正确的方向,而你,势必要磕磕绊绊地退回来,走上老师铺好的路,那才是路,在路上,勤奋让人进步神速。而在这个过程里,老师把你从错路引正要花的心血,远远超过引领你在正确的路上行进。其实,在这个过程里。因为我们同样的土生土长,让我更多体会到的是,为师者,当初修己时的艰难跋涉。于是,非常认真地致敬。

老师,会时不时发自己的作品给我们看,尤其是在一些岔路口,我体会,那是路标。路上,我们师生在前进。身后,扁鹊和韩婴在眺望。 于礼,我想说,老师,我们可以。 于情,我想说,兄弟,一定能行。

倪方云-头像_副本

倪方云(上海)

倪方云-字_副本 倪方云-字2_副本

庞海良-头像_副本

庞海良(山东济南)

庞海良-字_副本

  虚而往,实而归 庞海良

此句语出《庄子·德充符》:“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其中“虚而往,实而归”的意思就是无所知而往,有所得而归。这就是我进入张强老师临帖班以来的感受,也是最想说的一句话。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也日臻完善,感谢墨池官方网,让我有机会当了张老师的学生。通过网络,老师直接就能给我们授课,我们再不用学古人那样亲“往”和“归”了。

我进班前,几乎是零基础, 对什么碑呀,帖呀的简直是坐井观天,孤陋寡闻。那真是不能再“虚”了。3月25日,第一节课开始了,课堂上,老师把每个同学的情况摸清以后,分别给同学们指明了以后学书的方向,详细分析了每个同学的优点缺点,折服于老师言简意赅的讲解。听完后,心潮澎拜,久久不能平静,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敬佩之语不言而喻,学好之心潜滋暗长。 首先说说老师的集体授课。

在接下来老师的网络课堂上,基本学会了怎么样临帖,“察之愈细,拟之弥神”,不求长进,但有日成。日积月累,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的飞跃。这才是第一步,进而老师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逐渐向我们又阐述了临帖的不要满足仅仅“神似”,而是要比原贴好才是王道。从“初学分布,但求平正”到“及乃通汇,人与书俱老”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临帖是作为书家的一项长期不辍的事。 授课的内容还包括许多笔法和心法的知识,当然都很精彩。 接下来再说老师加强我们同学之间横向交流的事。

平时不授课的日子里,我们同学在一起相互讨论书法方面的知识,或者发到微信群里自己写的字,互相批评,就这样自己就改掉了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毛病,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有时候细到一个笔画,喋喋不休的讨论;有时候为一个字的写法讨论到万籁俱寂之时;有时候为某个同学的作业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学习氛围“比,赶,帮,超”蔚然成风。老师有时也参与进来,及时给我们正确答案,用老师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很享受”。 接着说第三个方面的教学方针,那就是“单兵训练”。

老师会根据个别同学的情况,私信该同学,给该同学“开小灶”,让他(她)及时跟上其他同学。 最后想说说老师“临创结合”的教学方法,临习是为了创作,创作又是对临习的消化。老师的这种办法很奏效,同学们在临习和创作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未曾开言心澎湃,颖欲落纸书满章”,班长通知同学们要写一篇进墨池学院学习的感受,今天一大早就东拉西扯的说了这些话,不知所云。只记住了“虚而往实而归”。

感谢墨池,感谢张老师!

阮迎春

阮迎春-字_副本

入网络学习班快两月了,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我的感受:痛并快乐着。一直以为学书要言传身教,倒是没考虑过网络学习。也算是有缘吧,我正好有老师的微信,某天看到他招网络学习班的消息,想来自己闭门造车也不得法,不如去看看。想不到,效果非常好,切切实实的进步。同学虽然不多,但很融洽,大家都很努力,你追我赶,你都不好意思偷懒。特别是永军师兄天未晓鸡未鸣便开始发作业,汗颜得我早上起床都不得安宁,总要醒好几次。老师更是认真严格,让我马虎毛躁的习惯改去不少。最可说的是老师的声音极具魅力,我十分爱听,当然我也很认同他的审美。老师提出临创结合,我从未尝试过,战战兢兢,居然也完成了几次,尽管很稚嫩,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确确实实的成果令我欣喜,憔悴损,也值了。并且同学们都很风趣,我们在一块谈学习谈工作谈生活逗贫,让我这唠叨鬼也不寂寞了。在老师的辛勤教导下,我真学到了不少东西,亦师亦友。我想说,感谢缘分,让我们继续在一块学习吧。

王秋霞

王秋霞-字_副本

  惊喜多于付出,快乐多于困惑,进步多于挫折 ——记录我的学书有感 王秋霞

2016年,经我的启蒙老师刘文文介绍,加入了墨池,很快我融入到墨池书法大家庭中。我之前听过二次张强老师面授课程,一直希望做他的学生。这次通过墨池招生及文文老师的介绍,我有幸也如愿成为张强老师的学生。 开课已近二个月,我收获颇多,惊喜多于付出,快乐多于困惑,进步多于挫折。

一是,老师为每位学员打开学书的突破口。他会因人而异,刚入学就给每位学员制订了学习计划和目标,并实时调整方向,也打破了我学书毫无头绪的困惑。老师有鼓励也有指正,偶尔还会有激励,让我在短时间内勇于挑战自己,快速投入到小楷的基本书写状态,也进入到一个书法家应有的状态。

二是,老师开具解决各种疑难杂症的临贴“药方”。小到用笔、结字,大到学习方法、审美标准的学书问题。近二个月,老师根据我的问题,开具了各种 “药方”,我认真“服药”,逐步解决了结字、横平竖直、贯气、章法布局很多问题,虽然还不是很扎实,但是让我明确了方向。我从突破“零”开始,到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都是自己想不到的意外收获。作为张老师的学生,要有不怕辛苦的决心和付出,但也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和惊喜。

三是,墨池选定多种学习方式保证学习效果。老师定时授课、学习交流群交流探讨加老师点评、墨池作业存档加老师点评等多种方式,充分体现了网络及微信的教学优点。张老师的课程内容丰富、精彩不断,且紧紧围绕临贴与创作,并渗透了他多年的宝贵经验;他富含评书式的授课声音,会深深吸引每位学员;交流群不仅提供学书交流,还有生活趣事分享,老师参与其中,学习气氛热烈,关系融洽,大家其乐融融,并相约继续追随老师,作他的学生,痛并快乐着。

杨文团-头像_副本

杨文团(内蒙古商都)

杨文团-字_副本

说起自己学书历程,要从二十年前开始,那时候刚步入师范大门,对于一个从农村里走出的我来说,真的是大开眼界,见了世面。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学书也就从这一天开始。

师范课程当中每周有一节写字课,书法老师是从当地群艺馆外聘回来的。第一节课给我们讲了对于我来说真是天方夜谭的一课,二王、欧褚颜柳、苏米赵董……。接下来的三年都是每周一节课,每节课都是拿起毛笔无章无法的横涂竖抹,虽然有的时候临帖,也就是依葫芦画瓢,根本不懂书法的真谛,只记得老师让照着帖写规矩写像了。师范一毕业,练习书法也就戛然而止了。

直到两年前全国中小学学生开设写字课的时候,我也重操旧业,重新拾起了毛笔。继续照猫画虎,唯一比以前条件好一点的就是,网络上各大书法论坛,文本视频资料,唾手可得。去年偶然的一次浏览看到墨池APP,安装以后,真的是眼前一亮,不单是书法爱好者相互切磋的胜地,更有一百多名中书协的高手,能让我们随时浏览他们的精心之作,随时点评自己的作品,这对于眼界狭窄的我来说,真的是如鱼得水。墨池板块的每月竟临让我对学习有了更大的信心。由于书家板块让我结缘张强老师。

我被张老师的“清正大雅文”深深吸引着,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加张老师为微信好友,没想到张老师接受了我的请求。缘分从这一刻刚刚开始。三月份的时候,张老师在墨池学院招收学生,有幸成为张老师的弟子深感荣幸。 墨池学院的教学方式很适合我们这些不能直接拜在老师门下学习的人。

俩个月来,在张老师的人格影响下,我们这个班团结友爱,诙谐幽默,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相处融洽。没有好的师生情谊,同学情谊,书艺不可能相互促进,不可能有这么快的进步。老师天天在微信上陪伴着我们,不分白昼、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解书法理论;在墨池学院每周给我们详细的点评作业,磁性般的声音,精准的专业语言,渊博的学识,独特的见解,对待艺术的那种严谨,让我受益匪浅,可以说从对书法的懵懂到现在的一知半解,都离不开张老师的辛勤付出。

墨池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张老师给了我艺术的全部。感谢墨池,更感谢张老师。

叶永康-头像_副本

叶永康(广东东莞)

叶永康-字_副本

  自3月25日参加墨池书法班培训以来,整整已经两个月了,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收获非常大,一方面能够有幸成为张强老师的学生,使我学到了很多书法理论的知识和技巧,更开阔了我的眼界,同时也提高了我个人的艺术修养。另一方面,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有着共同兴趣与梦想的书友,尤其是群里面的几位活宝,使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气氛更加融洽、活跃。

经过这段时间学习,我总结有以下几点体会:

1、不要把书法想得神秘不可测,但也不能够把书法仅仅当成是写好字。因为书法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与传承,它的艺术性越来越突出,所以我们现在谈到书法更应该注重它的艺术性。

2、我认为学习书法除了要从笔法、结字、章法等方面下功夫外,更应该要注重学识修养,所以我很认同“书法就是修行”这句话。

3、我非常赞同张强老师“清正大雅文”的观点,不支持“丑书”,郑桥是“丑书”的代表,但是他在求学时候写的字是绝对的工整规范,只是后来受“尚意”的影响,自创了“板桥体”,但与他深厚的功力是分不开的,所以他是“丑书不丑”。

相反,现在一些人基本功不牢,临帖功力不足,见识浅薄,大言“创新”,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我们学习书法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争取每天都有一点小进步,我相信,在张强老师的教导下,我一定会在书法的求学道路上收获更多。

张志明-头像_副本

张志明(云南江川)

张志明-字_副本

— —

老师简介

张强

别 署:张渊

斋 号:放下草堂

党 派:共产党

头 衔:中国书法家协会员、国防大学美术创作员、北京市海淀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皇城上品美术馆副馆长、《中国当代水墨艺术方向》丛书主编

单 位:北京国防大学

论 述:《浅谈易学思想对中国书法审美的影响》、《放下草堂随笔》

艺术主张:清、正、大、雅、文

最喜欢的书:《史记》、《三国志》

最惬意的事:与雅士狂饮烈酒

性格优势:开朗乐观

性格缺陷:性子直,言语尖刻。记不住数字和外文字母。

喜欢的一句话:好好活着吧,因为我们要死很久。

张强2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

二期班具体课程计划如下

解密中国经典法帖——任丘张强临帖教学班

  学习内容:

本班为临帖班,通过因材施教、强化训练、布置作业和点评提高的教学方式,使学员与古人零距离对话,对法帖进行深层次解密临摹,使大家系统了解中国书法的发展脉络,正确掌握学习书法的具体方法,纠正错误观念,为以后深入研究学习书法铺平道路

(课程安排)

第一月:书法概论及基础知识;

唐楷的临摹与创作;

第二月:魏碑的临摹与创作;

第三月:汉隶的临摹与创作;

打造毕业作品;

  招生对象:

需要掌握正确的学习书法方法,对法帖进行深层次解密临摹的墨友。

学习时间:

1)、三个月

2)、每周集中进行一次微信群教学。

3)、学员可随时通过墨池提交作业并请老师点评指导。

4)、6月10日正式开课。

招生人数:

限招15人

学费:

999元(特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