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文学院研究文字学专家班吉庆教授认为,这项研究有一定的道理,中国古代早有“字如其人”“看字识人”的说法。那么,从笔迹中,我们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或者职业吗?

昨天,记者将不同职业的市民写的字给班吉庆进行分析,虽然没有具体分析每份样本所对应的职业,但根据不同的职业特点,班教授分析了个大概:医生由于平时工作较忙,他们写的字一般都比较潦草,很难认出;而记者由于工作时要经常记录,字体则相对成熟,字迹连贯;而其中一位烧烤店的老板,字迹刚劲有力,比较工整,说明他平时很少写字。

有一定道理,但不能绝对化

1从笔迹看性格

据这项研究显示:字写得很小的人可能害羞、热心和一丝不苟,而外向、希望引人注意的人的字迹更大。班吉庆认为有一定道理,但不能绝对化。

在记者提供的几份字迹样本中,有一份字迹就相对较大,一份字迹比较娟秀。班吉庆分析,字写得大,性格可能属于外向型,比较活泼;而字迹娟秀,可能是属于温婉型性格。这样的分析,与记者对写字人所了解的信息相一致。

与此同时,班吉庆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字迹分析后,还可以看出写字人的性别,并且全部分析正确。对此,他解释,这是由于他长期看学生的字体得出的一些经验,没有什么理论支撑,只是凭感觉。

班吉庆认为,字迹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性。他举例说,书法家颜真卿字迹端正、一丝不苟,而他的人品也如他的字迹一样端正,性格严谨;而王羲之字迹飘逸、潇洒,而他的很多作品也豪迈、不拘小节。

但班吉庆也强调,“笔迹只是在一定程度反映性格倾向,不能绝对化。”班教授认为,普通人写字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天气、心情、氛围都与其有联系。

班吉庆举例,如接受过艺术培训的人,表达出来的字迹和本身性格可能不太一样,他内心追求的是艺术效果,表达的是艺术思想,比如每个人的艺术签名,有时为了好看,就不能进行性格分析。

不靠谱,下笔轻重与精力有关

从字迹可以“看健康”?

这项研究还表明,通过字迹能鉴别健康,如高血压的人写的字更重更黑。对于这样的结果,班吉庆认为缺乏依据,不靠谱。

“人老了,或者患病之后,写出的字的确比年轻时候要轻要浅,甚至完全不一样,但从字迹看出得了什么病,则从未听说。”班吉庆认为,从笔迹看健康,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是必然的。

2“我看过一些高血压病人书写的字,并不一定比其他人下笔重。”班吉庆认为,下笔轻重主要跟人的精力的强弱有关。“健康人精力旺盛,手写的字肯定比病人要重,而病人如果身体虚弱,即使以前字迹再好,此时肯定也会受到影响。”

学生通过书法磨炼品格

班吉庆表示,从练习书法的角度来说,写字也会影响甚至塑造一个人的性格。“比如一个人练习书法前他写的字偏小,接受培训后,他笔下的字会变大,这就反映出他的自信心逐步建立了起来。”

“现在用电脑代替写字,越来越多的人忽视写字的重要性,书法教育也出现薄弱的状态。”班教授认为,文字是中华民族最灿烂的文化,也是认识和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符号,从一个人的字,可以看出他的道德、品行、思维和性格,书法教育里有很多被忽略的教育元素。

“郭沫若就提倡练字陶冶情操、磨炼品格,要通过学习书法,养成一丝不苟的习惯,现在教育部也提倡在中小学推广书法课程,但很多学校还存在缺乏书法老师的现状。”班教授呼吁,中小学还是要加强对孩子们的书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