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泗水县东南)人。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者。
孔子年幼时家庭贫困,但孜孜于学,曾经向老聃学习“礼”,向长弘学习“乐”,跟师襄学习弹琴。即使做小孩游戏,也以学到“礼”、“乐”为之。曾任鲁国的中都宰、司空、大司寇、摄相等职。他首开教育之学,广收弟子,周游六国专心著述,是当时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为历代帝王所重并历追谥至“文宣王”、“至圣先师”等。对我国民族的思想、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刻、巨大的影响。
相传其书迹有“呼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字及“殷比干墓”四字。有人认为,唐朝李阳冰的篆书曾得益于孔子的书法。如宋朝董逌在其《广川书跋》中说:“李阳冰篆书,初学《峄山碑》,后见仲尼书季扎墓字,便变化开合,如虎如龙,劲力豪爽,风行雨集。”
书友精彩回答:
潘格尼尼:摘网上说法:孔子30岁以后几乎每天都要整理古籍和授徒讲学,所以他每天都要书写和讲授竹木简牍。。。。。
个人认为应该是个大书家吧?东周应该只有竹木简,不大可能还有这些东西流传下来,也就无从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