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诵先(1893—1976),讳世芬,字诵先,号研斋,别号勉堪,四川富顺人,现代书法大师,各体俱工,尤擅章草,其章草集汉隶二爨于一体,“随手落笔,圆满天成”,独具深厚、苍茫特色,是北派章草的典型,有“章草王”的美称。时与郭风惠、陈云诰、沈尹默、陈半丁、溥雪斋等先生齐名,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书法家之一。
1956年,郑诵先与张伯驹、郭风惠、陈云诰、萧劳等老先生共同发起并创建了新中国的第一个书法研究社——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由陈云诰担任书社社长,郑诵先担任秘书长。陈云诰,字紫纶,河北易县人,清末光绪(1904)甲辰进士,著名书法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社成员几乎涵盖了所有在京的书法名流。书社里搞书展,办讲座,学术研究,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其成就赢得了社会各界乃至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赞扬。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群众性书法组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郑诵先与当时其他书坛巨擘,为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发展和现代书法艺术的开创及新中国的书法普及教育,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郑诵先曾遍临传世章草刻帖,为求变,晚年复杂糅《爨宝子》、《爨龙颜》“二爨”笔意入草,能得雍穆浑厚之态。启功先生曾说:“诵翁植基柳法,落笔自圆,以作章草,与西陲出土之古墨迹极相吻合。”虽稍嫌过誉,但将郑先生的章草书法放在中国书法史中来看,对传统书法的继承、创新、普及、推广,其对后世真是功莫大焉。今天看来,启功先生的评价仍较为公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