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话说得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如同钢琴家经常要练琴一样,作为书家,临帖就是你每天必做的基本功课。只有临帖,才会使你的书写技能有着质的提高。必须让临帖成为一种习惯。在养成临帖的习惯后,其实临帖像不像,像的程度有多大,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必须长期坚持临帖。
要想脱离“字匠”的层次,就必须多读书。既要读与书法有关的书,也要读与书法根本无关的杂书,越杂越好。既要读文史哲的书,更要读些与理科、科学有关的书。最好还看些科幻电影,这些都能让你时时把握时代的气息,而不是一个写字匠。
书家参展啦、评奖啦无疑是家常便饭。入选不入选,评上什么等级的奖,绝大多数情况下,与你的真实水平其实没有多大关系,更多是多方利益平衡的结果。所以对于诸如此类的事情,如果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笑一笑即可。
最新的人际交流理论告诉我们,能够给我们带来最大程度转机(或说商机)的“贵人”,绝对不是你的同行或准同行,而是与你所在领域根本不相关的人。只有这样的人,你从事的书法活动,对他(她)的生活/事业不会构成任何威胁。如果这样的“贵人”很欣赏你,而他又有着你根本无法拥有的人脉资源,这时就能给你带来良好的发展机会,并通过良好合作来实现双赢目的。
如果只会写字,其他什么都不会,你就会给别人感觉是一个“很无趣的人”。再说了,天天写字,也总有提不起兴趣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有其他兴趣,打球、游泳、摄影……,都能成功转移一下视线,使自己的大脑得以充分休息,以便过段时间再“重装上阵”。
互联网时代,会点电脑、懂点互联网还是很有必要的。无论是电脑还是互联网,它们都是一种工具,能够让我们更方便地获取信息,其中就包括查阅大量书法资料。
不要看不起初学书法的人,谁都是从初学那一天走过来的。而遇到那种上来就一阵乱批的“理论家”,也不必觉得自己有多渺小。当然了,书家也别太把自己及作品当回事,因为古往今来的书法牛人太多了。
练字有了年头后,尤其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张后,欣赏你的人不少,而对你不屑一顾的人可能会更多!夸你的、贬你的、说你的作品一钱不值的、要求你鉴别名家字画真假的、当面夸奖背后开枪的……,最好的回应,就是不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