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关民间书风的争议喋喋不休,其关键一点是对民间书法概念的模糊认识,各持已见,相互抨击莫衷一是。其实,民间书法作为一个概念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47从广义上讲,民间书法是指经典书法之外的一切书法形态,包括魏碑、南碑,篆变隶,隶变楷等书体过渡类型,以及汉简、帛书,唐人写经等。这些书法形态在中国书法史上的相应时代都没有被官方准定为通行的书写典范,而是在非正式的场会流行的书写式样。因此它绝少束缚,形态活泼,古朴率真,有自然之气息。

但是,近年来,人们对有关魏碑属不属于经典书法的范畴尚有争论。从魏碑的历史存在讲,它是我国北方佛教造像风尚的产物,且是当时北方的主流书风,千百年来,由于帖学强大的力量,让人们几乎忘记了魏碑的存在,其实,自然班剥的金石气息,正是千年帖学书法所不足的。如今《龙门二十品》已经广为流传,特别是近、现代以来,由于康有为等人的鼓吹,碑学大兴于世,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一支奇葩。魏碑不是经典的经典,许多书家以魏碑名世,如康有为、赵之谦、于右仁等,因此,魏碑书法已成为中国书法的经典。由此看,民间书法的范畴还应缩小。狭义上的民间书法应指我国书法史上相应时代,经典书法之外的且处于非主流状态下、广泛存在于非正式的官方生活空间的书法式样。

1230当代书法创作趋于多元格局,书家取法视角开阔,民间书法的书写式样正在受到书家的青睐。许多书家以传统文人帖学的理念和笔法,去观照民间书法。以文人般的气度书写、表现民间书法的质朴,获得了极大成功。如王镛先生以文人、画家笔法的精雅表现好太王碑的自然率真及金石之气,在当代书坛独树一枝,被周俊杰先生称之为“书法新疆域的开拓者”。张海先生以经典隶书的理念表现汉简书法的古朴,周俊杰先生以当代书家的审美视角尽力开掘“大开通”的碑意,均显民间书法鲜活的气息,成为新古典主义书法创作的代表书家。特别是近年来,一些青年书家努力挖掘先秦文字的审美式样,在楚简书法审美表现上获得成功。这些都说明,民间书法具有十分旺盛的生命力,它是一块未雕之玉,只要尽心开掘,一定会发出艺术的光彩。但民间书法毕竟不是完美的书法形式,如果我们不顾书法的创作规律,一古脑地全盘吸收,就会破坏书法的美学原则。当前书法创作争论的“丑书”现象,其实正是民间书法搞的鬼。有的人看重的不是民间书法中有价值的东西,而是肆意滥用形式,以丑为美,歪曲创作理念,有意制造新奇,创造轰动效应,破坏了健康的艺术生活,也扰乱了书法正常的创作秩序。

民间书风是当代书家利用传统帖学的创作理念表现民间书法质朴气息的一种书法风尚,应当说,这是对千年传统文人帖派书法的一种反叛。民间书风能否进入当代书法的主流状态,关键看书家对民间书法的美的提炼,以及自身艺术境的提升。美存在于世间万象之中,但美需要发现和开掘。民间书法式样会有美的元素,它自然、古朴、率意,但它并不是真正的美的形式。我们可以民间书法的审美式样为创作素材,提炼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艺术境界的提升。否则,则会流入卑俗,降低到书法艺术的低级存在形态。因此,张扬民间书风必需端正传统帖学的理念,以传统经典为基础,以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去统摄创作思维,把民间书法美的元素当作一个“点”而不是一个“面”去看待,通过精心地加工提纯融入书法创作。

民间书风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但在短期内它还无法与传统帖学、碑学书风相抗衡,民间书风能否成就一代大家,要看书家个体的创造力量,而每一位书家个体的努力又是单一的,则靠当代书家群体的合力和衬托。当然,审美规律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