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领导干部本身缺乏造诣,却热衷“学术、艺术”,格调不高的杂感、游记,日常工作日记甚至讲话材料,也拿出来出书立说,搞“专著”;有的热衷于创作书法、绘画、摄影并不断出作品、办展览;有的四处开讲座并担任高校客座教授;有的在职“攻读”并毫无悬念地获得名牌大学硕士、博士文凭……
王岐山在中纪委全会上说了一句话,“有的领导干部楷书没写好,直接奔行草,还敢裱了送人”,并批评一些协会“官气”太重。随后,《人民日报》官方微信连续发文,批评领导干部“名为兼职,实受雅贿”;今年1月20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又刊发文章《领导干部应该还文艺一份纯粹》。随着反腐斗争不断深入,逐名腐败成为又一热词。利用职权沽名钓誉,让公权公款为私欲买单,追求个人名声和权势,拉帮结派或牟利敛财……这些逐名腐败行为也随之进入公众视野。
今日中纪委网站刊发了最新的案件警示录,讲述了知名“摄影家”,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因“雅好”而落马的故事。秦是一位省部级高干,有点“雅好”并不奇怪。可是,他的蜕变过程,却多与他追逐“摄影家”这一名头密不可分。
“书法家”陈安众、朱明国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安众,在湖南、江西官场素有“书法家”雅号。陈安众喜欢题字,在其主政过的地方经常能看到他的各种题词。当然,陈安众也通过题词得到了数量可观的“润笔”费。
广东省政协原主席朱明国,被家乡人称为“才子”。他在家乡的乡镇、景区、母校留下了不少题词和励志墨宝,价格不菲的“润笔”费也“理所当然”地飞入其囊中。可悲的是,在媒体报道朱明国被查后第二天,有他题词的单位和景区就将其“墨迹”完全铲掉。
官员扎堆陕西书协
2013年1月,陕西书协换届,共选出了11名名誉主席、1名主席、16名常务副主席、18名副主席、10名副秘书长及6名顾问。62人的主席团阵容史无前例地臃肿。此后,8名副厅级以上官员退出了协会,但副主任人数仍达27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