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思友们聊聊书法名作《韭花帖》。作品系五代书法家杨凝式的一封信,正文53字,大致内容是说他一天午睡醒来之时,感到腹部很舒适,这是刚好有朋友馈赠用韭花做的食物,吃着非常可口,于是写信表示谢意。不难想象,杨凝式这时的心情非常闲适恬淡,写下这幅小字甚感恬然自得,也就是“怏然自足”。
通篇如下:
该作品最奇妙的地方,是她巧妙的结字与布局,也就是说她在大、小章法中彰显出与众不同之处。
如上图,通篇看来,字距大于行距,这种格局正式此作独特之处,杨凝式将她处理的恰到好处,甚至对后世“尚意”的宋代书法产生了一定影响。下面,我们将《韭花帖》裁剪放大欣赏,让大家彻底感悟翰墨风流:

俊逸小字,走走停停,有意无意,如游走湖边,或捡石,或踢腿,或清歌,或小跑,前行而边赏景,非常自得。
上面这是第三行了,特别要留意字间趣意,这时,杨凝式已完全得心应手,三步一停,五步一望,顾盼有姿,又不失行气,非常有妙趣。

这里和大家说说书坛背景,唐代以来的书法非常讲究力与气的有机融合,有令人望而生畏的板滞之作,也有很多神至气足的传世书法佳作,不容置疑《韭花帖》便是无可挑剔的气韵十足之佳作。尤其通过小字的节奏,便能充分领悟。我们继续观赏:
看到字间,含蓄生动的揖让与顾盼,又做到了气脉贯通。平中寓奇,令人叫绝之处。它把紧密与散落这一对矛盾统一于一体,却没有丝毫的牵强,自然天成般得盎然奇趣。

《韭花帖》宽疏、散朗的布白该是其最先夺人眼目的特征,而一些茂密紧凑的单字则汇成了如棋子般点缀全局的效果。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留有大片的空白,这在行书作品中,可谓奇特之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