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巨幅作品不适合收藏。

比如,有些展览上的原作,虽然精彩、虽然可能是代表作,但是一个丈二斗方,你咋放在家里?你怎么保管?你干嘛用呢?别人干嘛用呢?有些人在中国美术馆展览根据展厅量身定制的,都是十几米高的作品,白给你可能你都不要。

1二、有些题材也不适合收藏。

比如开国大典那幅画,挂谁家里都像天安门,你家挂吗?即便你想挂,你媳妇可能也不让挂。比如纪念唐山大地震40周年的楹联,你家挂吗?政协会议厅挂吗?最后的晚餐,你会挂你家餐厅吗?特殊的题材只能在极其特殊的环境里面挂,这就说明这类作品市场极小,尽量别碰。

2三、特殊内容的作品不适合收藏。

很多书法家写作品的时候,拿起唐诗三百首就随机抄写,也不管内容如何,而你买的时候不注意的话那就坏了。比如,给你写一个“十年生死两茫茫”咋整?我反正是看着“清明时节雨纷纷”头疼。这两年比较流行写成语,但并不是所有的成语都适合收藏和悬挂。比如“荣辱不惊”你挂办公室试试,当天领导就找你“喂,小明,你啥意思啊?”你挂个“高瞻远瞩”组织部就会对你另眼相看了。而这些内容如果不适合挂,那么谁会乐意买?除了你。

3图/此类“大师”的“书法作品”,实属扯淡。

四、“大师”的作品最好别买。

经常遇到朋友问我“北京有个写寿字的大师作品咋样?”“你听说过天下第一虎吗?”“写这字的人都100多岁了!”这年头,游走江湖的大骗子太多了,一般他们都是挂着很吓唬人的名头和来历,比如跟大领导的合影(基本都是p的)、在国际上获奖的奖杯、写字的时候装神弄鬼、看打扮基本都是穿着唐装留着胡子一副装逼的样子、这些人躲远点。客观的来说,当代活着的书法家,没有谁称作大师的,叫个大家已经够扯淡的了。什么专写寿字啊、虎字啊(写一笔虎的那些人基本都写成一笔屌)、福字啊,这类人都太扯淡了。再者,一个真正有实力的书画家,他从来不会以大师自居。如果你介绍他是大师,他就默默承认了,那得多不要脸啊。

五、自撰题材的作品少碰。

尽管,有些书法家擅长作诗,做的也不错,但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用我一个写诗词的朋友话说“他们顶多算打油!”很多书法家的自作诗词狗屁不通、基本都是口号,很多自撰内容其文学价值都很低,与其让他们自撰还不如抄点最水最土的唐诗宋词有意义。当有一天你仔细阅读内容的时候,你会为那狗屁不通的自作诗词恶心的想把这张字撕了的心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