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振中先生的《關於筆法演變的若幹問題》壹文、孫曉雲女士的《書法有法》壹書以及孟會祥先生《筆法瑣談》壹書對我影響很大。本文所講內容,多是在他們的理論基礎上做的分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他們的這些著作,相信會對書法有壹個更深層面的認識。邱振中先生提到的絞轉筆法,應該和孫曉雲女士提出的撚管說的是壹種筆法,即為手指的撚動使得筆毫在行進過程中不斷變化鋒面的筆法。
筆法的空間運動形式包括三種,即為平動、提按以及絞轉。平動是筆桿到紙面距離不動的運動,是所有書法作品中都有的最基本的壹種運動形式。提按,即為毛筆在垂直紙面方向上的運動。絞轉,即筆毫錐面在紙面上的旋轉運動,運行時筆毫著紙面在不停的變化。而後兩者運動形式,絞轉和提按給線條帶來了無窮盡的變化。觀察線條的邊廓,平行的是平動產生的;大致對稱的漸變邊廓是擺動或者提按造成的;非對稱的曲線邊廓為絞轉使然。絞轉筆法產生的是壹種復合鋒,並非單純的中鋒或側鋒,是點畫邊廓產生豐富變化的原因。

《書法有法》中做了大量的考證,說明了絞轉筆法的存在以及對於書法來說的重要性。孫過庭時期,絞轉尚未缺失,因此我們可以發現他的《書譜》中大量使用絞轉,使得給人的感覺線條很厚實,書寫很入墨,有晉人風采。《書譜》至今仍被看作學習王羲之筆法的最好的過度範本。
下面列举《书谱》中绞转笔法的应用。
一、入笔

二、撇画和下一笔直接连接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