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裱褙,古代又称作「装池」,是中国用来美化和保护书画的一项专门技艺。早在纪元前三世纪的战国时代,即已略具卷轴形式的雏型,但装池技术真正发展纯熟,则必须晚至唐朝以后。

北宋晚期,宫廷裡甚至设置专司裱褙的机构,并订定书画装裱规格,影响所及,到明、清两代,犹持续被沿用。

手卷的装裱中,包首一般选用缂丝或宋锦。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清内府所藏历代法帖的装裱,无不精美绝伦,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包首就是在画上首袖裱纸背后加架裱一段绢或缅绫。卷好后能包住画轴之首,故叫“包首”。国画画轴,手卷卷起来包裹在外面的部分。一般画轴的包首采用耿绢;手卷的包首用华锦。包首可起到保护画轴、画卷的作用,并增加外表的美观。包首用绢的颜色与画轴绫绢颜色应该统一或稍微淡些;长度一般比画轴阔2—3分,高度是6—8寸。3 10 9 8 7 6 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