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称,我国各级书法家协会会员证持有者,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不小国家的全部人口。连一些县城的书协组织都叫“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家”能不多?
前不久,《文汇报》以大标题发文《当前各地书法家严重过剩》,不禁让人吃了一惊:难道当代中国的书法如此繁荣,连书法家都会严重过剩?读下去,才知道是记者报道书法评论家小舟最近在《书法》杂志上发表的评论。

是真的书法家多了吗?不是。
全国和各地够得上称书法家的人究竟有多少?有几个称得上书法大家?有几个有国际或全国性的声誉?有几个能在中国书法史上占一席之地?这样的书法家难道还怕多吗?我的感觉倒是现在一些自称或被称为书法家的水平实在有限,有时见到前人在档案或史料中留下的墨迹,有的不过出于一般抄手,或出于寻常学者,却胜过如今的某些书法家。
我们一些该挂上书法作品的场所却没有出现,该用手写的地方往往都是打印,甚至还不如韩国、日本。还有的书法家连基本的文史知识都不懂,我亲眼读到评论书画的文章中出现“王义庆的《说世新语》。”

至于书法展览,我的感觉也不是太多了。试问,在一座大中城市中,经常性的书法展览有多少?其中高水平的展览又有多少?公众是否想参观时就观赏得到?至于商业性展览,更不必担心,真的多了滥了,展品就会贬值以致无人问津,无利可图的商展,无论作者与展商都不会加入的。

书协的活动经费应该来自会员,或者自己寻求资助,政府不必补贴,更不必给其负责人或会员予相应的职称、级别、待遇。如果该会从事学术研究或公益活动,可按正常途径申请经费补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