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平挑
平挑斜度较小,起笔切中稍顿,即刻再向右上挑出。
22、斜挑
自上向下切落,轻按后向右上挑出,与右部首笔相呼应。
23、短挑
形态较小, 自左上向下切落笔,略顿后向右上快速挑出。
24、长挑
开态较长,自左上向右下切落笔,顿笔后向右上行笔,由慢到快,出锋快速。中段也可略带弧度。
25、斜捺
自左上向右下切入轻快行笔,稍顿后向右出锋。写捺最忌捺角与斜画棱角分明,犹如两笔写成,其关键在顿笔时笔尖不能停滞。
26、弧捺
在斜捺的左上头增加一段平弧线,以切势平落(自左向右),迅速转锋右下,其余类似斜捺写法。
27、平捺
取势较平,形态类似放平的弧捺。起笔逆锋略顿后向右下行笔(稍平),再顿笔出捺角,收笔可露可藏。
28、反捺
捺画收笔取势向右,而反捺收势向左,与之相反,故称反捺。落笔取切法,自左上向右下渐行渐按,收笔处稍驻,向左上提起,使之藏锋。
29、侧点
侧点又称切点,形态自左上向右下侧。书写时,三指向左前方伸出,带一点弧度向右下回缩,重按后稍驻,笔尖离开纸面即可。侧点是写好其他点的基础,容易出现落笔不尖、形态过长、收笔臃肿的毛病。
因形如悬挂之露珠,故名垂点。取自上而下的笔势,收笔处可向下或略偏左,写法类似侧点。
31、横点
将侧点放平,又如切横缩小为点状。
32、俯点
在侧点的基础上,以连带笔势向左下方出锋。写法是切落笔后向右下略按再向左下方出锋收笔。
33、仰点
取势与俯点相反,呈上仰之势。自左上而右下切落笔,右顿后向右上方挑出收笔。
34、左点
类似垂点,但弧势正好相反,在不同的字中,可以向左偏、右偏或垂直。
35、向右点
落笔自左上向右下,顿笔后向右上挑出,挑出部分略长于落笔部分,点呈弧状。区别于仰点之处是后部分比前部分长,挑出的角度较平。
36、挑点
自上而下切落后顿笔向右上挑出,挑出部分长于起笔部分,挑点一般处在左下角位置,出锋后与右旁首笔相呼应。
37、撇点
如短撇之起势,先顿笔后向在下方撇出,撇点形态不宜过长,略呈弧势。
38、竖点
如短垂竖的上部,横势落笔,顿笔后向下轻按收笔。
39、长点
写法同侧点,将中间的行笔过程延长,呈一定的弧势。
40、微点
微点写法与侧点基本相同,取势或直或斜,根据所在位置不同而定。微点一般在字的中间或角落,起补足空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