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谓书难,学书如攀援。
菲有志之士,不能至峰巅。
勿谓尺椟小,见字如见面。
今作五字歌,予与君子言。
欲书贵沉静,身姿要自然。
执笔无定法,指实掌虚宽。
结字胸中有,意在笔之前。
古人之秘法,小大腕皆悬。
临可得笔意,摹则间架全。
通隶笔有则,晓篆体能安。
缓而能仿古,急可势出焉。
法帖相为伴,朝夕谛观玩。
笔墨有定法,以法入书坛。
莫与时人伍,宜与古后缘。
初则有迹循,成则法荡然。
绝非百日功,书圣乃笑谈。
用笔有提按,行运分疾缓。
令笔按着提,更须提着按。
起笔取逆势,收笔要回环。
用笔贵用锋,锋到势能全。
锋在画中行,丰瘠皆自然。
藏锋中锋法,如钻把不穿。
方笔要用切,圆笔要捻管,
笔实则墨沉,笔虚墨浮焉。
得骨指必实,得筋腕需悬。
笔笔要送到,实乃为真言。
楷能备八法,肆笔行草间。
得形终有尽,得法意无边。
楷以法为胜,草以神韵先。
匆匆不暇草,如真莫苟然。
真书随画尽,草书意缠绵。
势斜又反正,照应有顾盼。
疾如雷電掣,涩似物阻拦。
点若画龙睛,环转似铁线。
草书多转笔,笔心要暗换。
字外要有笔,动作在空间。
顿挫生姿色,逸曲更超然。
兵无常阵势,谋略在妙算。
常计白当黑,布置顾通篇。
知白而守墨,浓淡是关键。
白多为神秘,少白意遂远。
疏处可跑马,密処针不穿。
左右能牡牝,参差而相安。
血脉通隔行,协衡使气完。
大字贵结客,小字宜舒展。
开变不逾法,行伍终不乱。
有形贵有势,力透纸背难。
书尚清而厚,虚和更高远。
章法要天成,矫柔是弊端。
墨迹为量度,中和永不变。
学书贵立品,品高格律鲜。
品下多刚暴,俨然似可观。
剑拔而弩张,修养为浮浅。
德成为上乘,韦成为下焉。
胸有凌云志,布衣也岸然。
下笔超然者,素养定不凡。
论人观文墨,岂可以言喧。
书法重神采,博学是大关。
如蜂采花蜜,岂能止一焉。
笔底能深秀,卷气定盎然。
读书与阅世,功在字外边。
狂素观云海,张颠看舞剑。
积虑于胸中,顿悟如闪电。
临渊神志清,登高意遂远。
家有南威客,方可论淑贤。
握有龙泉利,抑或谈割断。
道贵而称圣,神秘而不传。
似玄又似妙,常情不可言。
诗书能满腹,挥尘可谈玄。
取法务乎上,亘古而不变。
精研于一家,继采诺名篇。
晋贤之墨迹,潇洒而雅淡。
隋唐之楷模,法度亟深严。
宋士体旷达,用意袪羁绊。
元明多墨客,寄情尤深远。
清代欲变体,良莠各自现。
数典勿忘祖,劝君莫惜妍。
继承尚不足,讹谬定流传。
书法如上述,用墨莫等闲,
积宿焦破渴,燥润与浓淡。
巧使能生风,气势如狂颠。
浓淡互为用,姿态万万千。
墨里有气运,可悟不可言。
君子宜慎用,墨色有五变。
笔势与墨情,估且如上面。
法帖座右铭,切莫无主见。
有法试求无,实为至法坛。
只求字中字,一生徒枉然。
余谓有志者,学书莫畏难。
立下萤囊志,寒暑当无间。
黎明身即起,月月复年年。
池水能尽墨,退笔积如山。
合情于笔墨,变化于毫端。
神融而笔畅,乖合皆自然。
晓声操千曲,识器观万剑。
如是苦而乐,齐乎于羲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