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女性地位相当有限,“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限制了她们的活动范围。但历史长河中还是有众多睿智的女子,突破种种封建礼教的束缚,发展出自身的兴趣,将传统要求以外的才能多元化发挥出来,如东现续史、赋颂并娴,我国第一个女史学家班昭;咏絮才媛、才华横溢、字如其人的谢道韫;婉然芳华、穆若清风,杰出的女书法家卫铄;久负盛名盖词宗、漱玉才情贯长空的李清照…… 她们在文学、艺术上取得显著成就,尤其书法成就不可小觑。
历代以擅长书法著称的女性有秋胡妻、蔡文姬、赵夫人、卫夫人、郗夫人、谢道韫、韩兰英、房高氏、武则天、上官婉儿、崔瑗、薛涛、吴彩鸾、黄崇嘏、李清照、朱淑真、管道升、邢慈静、文傲、蔡玉卿、王端淑、马湘兰、柳如是、顾横波、卞玉京、陈圆圆、寇白门、董小宛、李香君、姜淑斋等,可谓人才代出。
由于时代久远等原因,古代女书家的作品存世较少,以下刊登的是比较有代表性且有作品传世的十四位女书家的作品,她们是蔡文姬、卫夫人、武则天、管道升、邢慈静、蔡玉卿、姜淑斋、柳如是、张纶英、吴藻、秋瑾以及近当代的何香凝、萧娴、游寿。这些书家各有所擅,异彩纷呈,论水平到底谁最强,请您来评判。
历代女书家作品选
蔡琰 字文姬,东汉大书法家蔡邕之女。博学多才,但身不逢时,汉末动乱,被南匈奴掳去,后被曹操派人接回。她妙于诗词音律,曾作《胡笳十八拍》。善书法,言其笔法为神授,“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二法,书尽其妙”。她是我国史书记载的最早的女书法家。
卫铄(272-349),东晋时河东安邑人,字茂漪,人称卫夫人。出生于书法世家,家学渊深,擅长隶书和楷书,隶书尤规矩。据《法书要录》记载,她师承钟繇,钟繇师承蔡琰。钟繇曾评价卫铄的书法“婉然芳树,穆若清风”。卫铄曾授书法于王羲之,着有《笔阵图》一卷传世。
武则天(624-705),名曌,并州文水人。她既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也是一位书法家。唐太宗时入宫,初名武媚娘,后为高宗正宫皇后,不久改朝称帝,成为中国第一个女皇帝。其书法得功于王羲之父子真迹,平时多喜临摹,而后独有发挥,以行书为精。有《升仙太子碑》传世。
管道升(1262年—1319年5月29日),字仲姬,一字瑶姬,浙江德清茅山(今干山镇茅山村)人,一说华亭(今上海青浦)人 ,元代著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
邢慈静(约1573~?),明代万历年间人,号蒲团主人,兰雪斋主,山东临邑人。她自幼聪慧,悟性超群,工书法,善绘画,尤精白描观音,博学多才,深受世人的喜爱。邢慈静幼年受九嫂杨氏(杨梦山之妹)影响学习律诗,青年时代受长兄邢侗影响学习书法绘画,晚年临摩《澄清堂帖》,深得右军神韵。 她诗书画俱称绝品,被誉为是继卫夫人、管夫人之后的又一书画名媛。她就是明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邢侗的八妹邢慈静夫人。
蔡玉卿(1612-1694)字润石,福建漳州龙海人,黄道周继室,著名书法家。
姜淑斋(清初,生卒年不详),名如璋,以字行,别号广平内史,清初胶州人,活动于公元十七世纪,清代康熙年间著名女书法家和诗人,清代女史书法当推其为首。
柳如是(1618~1664),名隐,又称河东君,在琴、棋、书、画、诗词诸方面,都堪称奇绝。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陈寅恪和著名作家郁达夫都对其赞誉有加。柳如是端凝坚劲的书法正是其性情、眼界、心胸的外化和显现。翁同龢对其书法大加称许:“铁腕拓银钩,奇气满纸。”
张纶英(1798~?)江苏武进人。工书,为包世臣所称颂。 张纶英善北碑,以郑道昭为法,所书神似唐代书法家李邕。其隶书沉稳稍腴,古朴茂实。笔法篆、真、隶互用。她的魏碑大气磅礴,不斤斤计较于一点一画的得失。但也不是一味的霸悍,而是刚中有柔,体现出女性书法的阴柔之美。赵之谦特别称道张纶英,以为“国朝书家无过阳湖女士张婉钏名纶英,郑僖伯以后一人也”。张纶英书法对赵之谦影响较大。
吴藻(1799-1862),字苹香,号玉岑子,安徽黟县人。吴藻不仅工诗词,也能书,善画兰。嘉庆一七九六―一八二o)时与朱鲁南(沂)等九十余人,结金陵画社,马掬村(士图)有画社丹青引咏之。其书未入碑学时流,而独步二王帖学一路。其《致沙馥信札》,刚健洒脱不亚须眉,毫无女子纤软柔弱之质,是难得的上乘书作。
秋瑾(1875-1907),原名秋闺瑾,东渡后改名瑾,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1877年清光绪三年生于福建厦门。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秋瑾工诗词,笔调雄健,豪放悲壮,感情深沉。有《秋瑾集》。秋瑾书法源出欧阳询,字形稍扁,女书的娟秀与内质的刚毅合二为一,书风开张却不失凝重。
何香凝(1878—1972),中国民主革命活动家、中国书画家。原名何谏,别号双清楼主。祖籍广东省南海县。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萧娴(1902—1997),中国当代著名女书法家,字稚秋,号蜕阁,署枕琴室主,贵州省贵阳市人,父亲萧铁珊是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又是著名的南社社员,工诗文,善书画。
萧娴学书从篆隶入手,取法乎古,以大字行楷为胜,受康有为书法影响极深。其书法作品以“三石一盘”(篆书《散氏盘》、《石鼓文》、隶书《石门颂》、楷书《石门铭》)为宗。
游寿(1906~1994) 女,字介眉、戒微,汉族。福建省霞浦县人。著名教育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和书法家。原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
游寿是李瑞清、胡小石这一金石学派的重要继承人,是我国学者型书家的代表之一。隶书、篆书为其所擅长的书体,其书作刚柔相济,拙朴苍健,生涩醇厚,具秦汉风骨。与江南的萧娴并称为“南萧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