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以汉字作为其表达的主要工具,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发轫于商朝的甲骨文以及后来的钟鼎文。它不仅承继着中华文化思想,而且经过漫长岁月的淘洗和沉积,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由此不难看出,书法艺术来源于自然、来源于民间,因而回归田园、回归自我,才是书法的真正魅力所系。

作为官方书法家团体组织,中国书法家协会于1981年5月正式成立,其定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民族书法家组成的人民团体,是由国家级书法家、篆刻家、书法理论家等组成的全国性专业组织,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团体会员。显然它是官方的一种管理机构,书协的“官办”色彩非常明显,许多文化官员加入到中国书协,而中国书协也成为中国书坛的代名词。进入21世纪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书法爱好者的风起云涌,中国书协一支独放的格局不能再统领天下。一批当代书坛精英脱颖而出,他们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现状、人文社会风俗习惯等,纷纷成立起规模不一的民间诗书画印书法组织,如西岘书社、安澜书社、惠文书社、沧浪书社等,一时间民间书社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地面,学书氛围浓厚热烈,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书展频率不断加快,成为中国当代书坛的一大亮色。与此同时,各大高校也纷纷自发成立了学生书法社团,各项活动如火如荼。

民间书法社团之所以活跃,备受追捧,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书法理念接近,即所谓志同道合,趣味相投;二是身份平等,进退自由,社团成员有官有民、有文有商、有工有农,无论来自哪个行业,在社团人人平等;三是相互激励,共同提高。社团成员经常借笔会等形式,对作品进行逐一评点。或者通过某一专题,社团成员从理论、临摹、创作等方面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四是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举办网络展、交流展等活动,既节省开支,又提高效率,其受青睐和影响程度在某些方面丝毫不亚于官方书协。如前面我们提到的安澜书社,是2003年由温州大学书法教师王客创办、一批年轻的书法爱好者自发组织形成的公益性学习型书法团体,书社不收取学员任何学费,老师义务授课不计报酬,面向所有书法爱好者敞开大门,安澜书社继承书法界前辈主张的“诗书画印”综合发展的训导,在书法课之外开设文化综合课,讲授与书法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史知识,书社还开展了篆刻、魏碑、书谱、条幅、章草等专题,内容丰富,深受学员欢迎,这在很多省、市级书法家协会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而安澜书社只是中国大地上数以千计的民间书法社团之一,它像一颗饱胀丰满、倔强生长的种子,蓄满力量,逆势生长,虽然会有雷电风暴,但丝毫没有动摇它昂扬向上、誓成一棵参天大树的信仰。我们坚信,随着民间书法社团组织的进一步完善,书法创作和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必将成为我国书坛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新生力量。

(本文作者系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现任山东大学工会副主席、济南市历下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