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乾隆
赏析:重大节假日,咱们的书画皇帝当然要来一发啦!乾隆此作系行书手札。圆润秀发,盖仿赵松雪。惟千字一律,略无变化,虽饶承平之象,终少雄武之风。
作者: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是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释文:冰冻春池那冻泉,行宫原构溪前,到来人日仍逢倍,对去蟾徽欠边。翠火落时篆每叠,灯舞处阵偏。圆光含元玉如镜,有照中,无丑与妍。紫泉行宫叠,壬午(1762)上元前夕韵。
2、姚元之
赏析:名家出品,不同凡响,作为清代大书法家的隶书对联,书风明显受邓石如影响,用笔舒放,墨色浓重,结体纵横有象,疏密对比强烈。
作者:姚元之(1773-1852)嘉庆十年(1805)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内阁学士。与崔旭、梅成栋皆出自清代诗人张问陶门下,合称“张门三才子”。有文名,兼工书画,书法精隶书。著有《使沈草》等。
释文:更傍紫微瞻北斗,还将采服咏南垓。戊戌(1838)上元后一日书于定香斋,姚元之。
3、梁巘
赏析:楷书册页。咸丰九年(1859)上元,书于济南节署。书宗二王,尤其得力于自藏《圣教序》,同时受到苏轼影响,多见偃笔,结体扁沓,饶有一家之范。
作者:梁巘(1710-1788),乾隆二十七年(1762)敕授文林郎壬午科举人,由咸安宫教习转任湖北巴东县知县,寿州循理书院院长。与乾隆年间的张照、王澍、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等重要书家齐名,为清代代表性书家之一。
4、陆润庠
赏析:系行书条屏,书法意趣近欧、虞,清华朗润,点画精神,然馆阁气重,缺少个人性情的部分,乃以为憾。
作者:陆润庠(1841-1915)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东阁大学士。曾主讲上海橤珠书院。
释文:徐鼎臣之篆正而纯,王梦英之篆奇而杂。英固方外,徐亦畸人,论者不必强以相度也。山谷谓鼎臣篆“气质高古,与阳冰并驱争先”,信然。郭忠恕以篆古之笔,溢为分隶,独成高致,犹不失唐人遗矩也。甲午上元。凤臣二兄大人正。弟陆润庠。
5、樊增祥
赏析:樊增祥此行书竖幅。用笔严谨,馆阁气重,然端庄静穆,不激不励。
作者:樊增祥(1846-1931)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重要诗人,诗作艳俗,遗诗三万余首,又擅骈文,着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
释文:砌虫唧唧万蝉催,忽有千车捆载来。听到松风并涧水,急呼缥色绿瓷杯。李南金煮茶诗。癸亥上元前三日。仲芝先生雅属,七十八翁樊增祥书于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