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年1月份,王岐山撂下狠话,直指一些地方书法家协会“官气太重”,“有的领导干部楷书没写好,直接奔行草,还敢裱了送人”,中纪委网站紧跟着评论,警告说,领导干部这样做,是“到艺术家的盘子里抢肉吃”。

为什么作为书协行政官员们要把楷书写好了才能裱了送人呢?首先,写好楷书是大家共识性的学书经历(这是从群众共识角度总结出来的)。王岐山发的“狠话”也说明他以及他所代表的领导们要求地方书协干部“必须”写好楷书。为啥要写好楷书才能写别的?因为地方书协同志们只有在楷书中去体味去磨掉该磨去的“棱角”,在楷书中领会诸如行草书等更高级的“自由”是不可以随意发挥的,只有到了某一个“阶段”,才允许你“发挥”一点点。哪个“阶段”才能“发挥”?从王岐山的言论中他说的是地方书法家协会,也就是说“中央”阶段的书法家协会领导人是排除讲话范围之内的。真的到了“中央”阶段就可以自由发挥了吗?这还真不见得。不信你看看清代高级公务员“大领导”和珅。他的字与乾隆皇帝的字较为接近,可称之为“近帝王自由”,这应该算是最高的褒奖了。若要让和珅搞艺术创作,估计就像是让太监生孩子,有,点,难~~~

乾隆书法:2 4 3和坤书法

5 71111 12 11 10 9 8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