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代·艺术

文/吴冠南

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部分,而且是可以作为直观的形象艺术,其功能反映时代的总体精神面貌,毫无疑问是每个艺术工作者的天职。每个人生活在各自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自然也无法逃离当时社会为每个个体所打上的烙印。所不同的是跟上社会发展进程的人多,而从思想到行为可以领先于时代的人总是绝少一部分。清初画僧石涛有“笔墨当随时代”的认识,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已经实属不易。但“随”是跟,还算不上是先进的创造意识。先进的创造意识应该是引领潮流,将自我理解到的“先见之明”并以自身的艺术实践来告诉和昭示未来艺术走向的可能性。这样的代表人物西方有梵高、毕加索;中国有梁楷、徐渭、八大山人等。

2当中国画艺术发展到当下,这个问题已经不可绕开不顾了。那种枝头憩小鸟、山中行老僧、窗前倚玉女套路式的仿古作品的确已经与这个时代的精神面貌、社会风尚所格格不入了。诚然,类似这些题材也不是不可以画,但这样的作品毕竟不可能成为当下绘画从思想到艺术的主流。

现代艺术创作思想实际上已经必须从形式、风格、语言、本体、美学等方面逐渐向信息、人本、观念、思想等领域迈进。当我们从这一立场来考量当下的中国画创作总体风貌时,其中制作、模仿、迷失方向、无自我思考与主张、随大流等等的现象,使得我们一时无法严肃地来谈及“随时代”或“领先时代”这样一个需要责任、担当、智慧的大问题。

3任何作品的画面都只是作者思想的一个载体。真正的艺术不是用标题来告诉读者,而是用画面所表达的语言让读者怦然心动。如果缺少作品与读者的共鸣,那么这样的作品只能算是一碟小菜,一杯小酒,根本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作品。因此,作为当下的艺术家首先需要的是对人本、思想、观念、信息等诸多方面的深刻思考。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作为布置与点缀,更不是为获奖而制作或粗制滥造搞兜售和批发!

每一张面世的作品不单单是让人们看到你画了什么,而是应该可以让人们透过画面明白你想到了什么,继而从中又让人们领略和感受到了什么。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们期待着这样有品德、有责任、有担当、有水准,足可以代表这个时代并为这个时代所感到骄傲的艺术家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