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书法界的朋友告诉我,中国书协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主席和理事会人员,并附以相关作品。笔者不写书法,自然无从知晓水平如何;但看到新晋书协主席苏士澍先生大作“沉浸醲鬰”,不禁大为吃惊——书家临池,引用前贤成句,以赠友朋,本无可厚非。但下笔之前,需熟知原典,通读全文,审慎琢磨,方无错字之虞。这幅作品出现书写错误问题,就在于不能正确书写汉字,书法再好,也是令人遗憾的。遂草成此文,仅在学术层面进行平和的交流和探讨,不涉及其他。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出现错误的历史背景。由于1956年以来中国废除繁体字、推行简体字,使一些汉字的字型、字义发生很大变化,导致书法家在将部分简化字还原成繁体字时,不能准确找到相对应的繁体原字,容易发生歧义,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其实这在古代以及沿用繁体字的港台地区,这本不是问题;但因大陆传统文化教育中断多年,才成为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苏主席资料显示是1949年生人,属于标准的“解放牌”,从小接受的是简化字教育,就容易发生上述问题。
众所周知,繁体字的使用,要看所在的语境而异,一般来讲,所有简体字都有一个相对应的繁体字,但所有的繁体字不一定有相对应的简体字。所以只有通读全文,理解原意,才能找接近原意的汉字。
苏士澍书《进学解》之“沉浸醲鬰”
苏主席所书“沈浸醲鬱”四字,其中这个“鬱”字用错了,一些朋友表示不知道错在哪里,加上其他书法家也常常错“郁”为“鬰”,所以笔者就这个问题,代为解答。
一、“沈浸濃郁”典出何处?
前面我们说过,如果书家只凭单独一两个字,断章取义,就匆忙下结论来断定使用繁体字正确与否,就容易出现错误。其实“沈浸醲郁”这四个字,出自“唐宋八大家”韩愈的《进学解》一文中。《进学解》是中国教育史上一篇著名的论文,创作时间是元和七、八年间(812-813)任国子博士时所作,这篇文章假托师生对话的形式展开,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这篇文章诞生了几句名言,一句是现在大家所熟知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就在文章的第一段。
韩愈《进学解》,《五百家注昌黎文集》,乾隆《四库全书》本
《进学解》第二段有句名言,就是“沈浸醲郁,含英咀华”,意思是全部身心都投入沉浸在浓郁的书香里,咀嚼、品尝着书中的精华,享受着读书带来的快乐。其中这个“沈”字,就是“沉”的通假字,“沈浸”就是“沉潜浸淫”的意思。后来人们就用“沈浸醲郁”来赞颂某人的文章、学问或作品艺术水平非常高超,文化底蕴非常厚重。如元人王恽夸友人的学问“复能沈浸醲郁,发先儒之未及”(《秋涧集》卷四十三);相反的例子,则有朱熹批评荆门侯仲良学问不精,“其学大抵明白劲正,而无深潜缜密、沈浸醲郁之味,故于精微曲折之际不免疏略,时有罅缝”(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三十)。“沈浸濃(醲)郁”也可以用来称赞艺术家的作品,如清代刘黻赞赏别人的作品“其三藝皆沈浸濃郁,卓然有農山、石簣風格”(《国朝文录续编》引《丛桂堂文录》);1947年10月,《傅抱石教授画展》在上海举行,郭沫若称赞傅抱石技艺高超,也使用了“沈浸醲郁,含英咀华”这个词。可见,“沈浸醲郁”这个词自韩愈发明后,一千年间在文学艺术领域使用频率是很高的。
二、“沈浸醲鬱”错在哪里?
当代书法家使用“沈浸醲郁”一词,最容易出错的就是这个“郁”字,因为两个字的意义貌似接近,其实不然。“鬱”(鬰)字在古代有几个含义,一个是指一种香草,即鬱金香;二是表示树林茂密,如广南郡一带植被很茂密,一度称“鬱林郡”,即今玉林;还有一个意思是表示“幽滞不通”,常形容心情忧鬰不欢。而“郁”字的含义是(味道)浓厚绵长,与浓、醲二字经常合用。
也就是说,作为描述草木浓密的“鬰”字,主要是眼睛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作为描述味道浓郁的“郁”字,主要是描述一种感觉,即味道风格浓厚、纯正、绵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尽管现在“鬰”字简化为“郁”,但是在古代汉语语境里,这是两个截然不同含义的汉字。
在解释“鬱”字时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只收录“鬱”字,到了明末清初的《正字汇》里,一变为“鬰”字,区别在于“缶”和“爻”。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解“鬱”为芳草,以鐎煮之,用来祭祀(《五篇下》),明代张自烈的《正字通》解“鬰”为树木茂密状,两个字均与“浓”字不连用,但“鬱”和“鬰”意义基本接近,这里对“鬱”和“鬰”暂不作演进分析。
回头再说“鬰”和“郁”两个字诸多不同之处。《正字汇》的《亥集下》中,“鬰”字属“鬯”部,读音是“纡勿切蕴”,解释是“木丛生也。又《诗·秦风》‘鬰彼北林’,注:茂盛貌。《汉光武纪》:‘望气者至南阳曰,气佳哉!鬰鬰蔥蔥’!”可见,鬰字是解释树木茂盛,是一个状物的形容词。
“郁”字在《正字汇》中属于《酉集下》的“邑”部,读音是“余六切雍”,解释之一是古地名,古有郁夷县,这一点与《说文解字注》相同。二是“郁郁乎文”,表示很有学养的样子,郁通“戫”。重要的是第三义,“馥郁芬郁,香气盛也”,这个含义,就引出了“浓(醲)郁”一词,最初表示花香浓郁,后引申为书香味重、书卷气浓厚,是一个描述感觉的形容词。
综上所述,“鬰”字主要含义是形容(树木)茂盛;“郁”字形容味道浓重、厚重,多与“浓(醲)”字相结合使用。用“沈浸醲郁”一词来形容别人书法给人的感觉恰如其分,在郁、鬱二字选用上,是用树木茂盛之意的“鬱”字,还是用书卷气浓重之意的“郁”字,可以不辨自明了。
三、历代书法实证
既然“鬰”、“郁”二字在古代汉语中已经辨别清楚,判若云泥,不能随意混用,那么肯定会有人问,有没有古人的书法或版刻实例能证明这一点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数量还不少。通过一些例子,我们可以知道几乎所有的文人和书法家都没有用错“鬰”、“郁”的机会,因为两个字的意义相差不小,想弄错都难。
“沈浸醲郁”一词既然典出《进学解》,那么我们就例举书写过韩愈《进学解》的著名书法家来证明最为直接简便。我们看到,从元代的鲜于枢(1246-1302)、鲜于必仁父子,到元末明初的宋克(1327-1387),清代中期的成亲王永瑆(1752-1823)、何绍基(1799-1873),到清末的状元刘春霖(1872-1944),七百年间至少五位大书法家笔下都写过“沈浸濃(醲)郁”一词,没有一位误“郁”为“鬱”的。这些人不但是大书法家,也是大学者,总不至于他们集体弄错“鬱”、“郁”二字。换言之,总不至于今人在识别用字上不如古人吧?
最后的总结:苏主席的“沉浸醲鬰”,从学术上讲,是写了错别字的;作为文物出版社社长和书协主席,在学术层面更需要比一般人严谨一些,方为士范。
清代成亲王永瑆《进学解》之“沉浸醲郁”
清代何绍基《进学解》之“沉浸醲郁”
清代刘春霖《进学解》之“沉浸醲郁”